作者:蔡沁

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2021年2月,英國《自然》雜誌公佈了一項研究成果:研究人員在三具來自西伯利亞地區的猛獁象化石上提取到了距今100多萬年前的DNA信息!有了這些古老的DNA,我們能復活猛獁象嗎?

凍土層的“時間膠囊”

在氣溫極低的環境下,染色體降解的速度會變慢,這讓史前動物身上古老的DNA有了“可乘之機”。天寒地凍的西伯利亞地區,無疑是最適合保存古DNA的天然冰櫃。

早在20世紀70年代,俄羅斯科學家安德烈·舍爾(Andrei Sher)就在俄羅斯東北部發現了不少猛獁象化石,在瑞典進化遺傳學家洛夫·達倫(Love Dalén)的幫助下,舍爾提取出這些猛獁象的遺傳信息。很快,學者們從中提取到幾十億個鹼基對。研究小組發現,實驗選取的猛獁象的身份並不一致。所以達倫大膽推測,不同種類的猛獁象雜交現象可能普遍存在,猛獁象的血統或許比我們想象得要複雜得多。

猛獁象是個大家族

猛獁象其實是一類史前大象的統稱,它的家族中有十多個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種類。猛獁象的老家在象類演化的中心——非洲。早在500萬年前,最原始的猛獁象——亞平額猛獁就在東非出現了,長相看上去和現代非洲象差不多。隨後,猛獁象踏上前往歐亞大陸的旅程。進入新家的猛獁象迅速發展壯大,相繼誕生出羅馬尼亞猛獁、南方猛獁和草原猛獁,其中最後者是體型最大的猛獁象。

到了冰川期,草原猛獁的其中一支分化成了哥倫比亞猛獁。當時全球海平面下降,亞洲與北美洲的陸橋被打通,它們也跟隨遷徙的大軍去往新大陸。隨着氣溫逐漸下降,猛獁象也開啓了禦寒模式,有一部分草原猛獁分化出一身毛衣的真猛獁。冰川期末,全球溫度回升,在環境變化等諸多因素的作用下,猛獁家族的領地日漸縮窄。直到3700年前,在歐洲的海島上,還有一些矮化猛獁在“苟延殘喘”,如克里特猛獁,但它們終究躲不過滅絕的命運。

復活猛獁象需要幾步?

在克隆技術日趨完善的今天,不少科學家也在努力完成復活猛獁象這項偉大的計劃。學界主要想出兩種辦法:

第一種是先去除現代大象卵細胞中的細胞核,再用猛獁象細胞的細胞核替換,然後再刺激細胞分裂,植入代孕母象體內。

另一種是採集猛獁象冷凍屍體上的精子細胞,再利用現代母象的卵細胞進行人工授精。

分類學下的象羣種類

無論用哪種方法,都得找到合適的代孕母象。從分類學上看,與猛獁象親緣關係最近的現存象類是亞洲象,所以用亞洲象代孕幾乎是克隆猛獁象的唯一選擇。可是據古生物學家估算,猛獁象與亞洲象的祖先早在770-580萬年前就已經分道揚鑣,相隔數百萬年的遠親讓克隆的難度加大許多。

此外,猛獁象的標本樣品無法滿足克隆的需求。日本京都大學的團隊十幾年來一直嘗試以第一種方法復活猛獁象,卻至今未找到存活的猛獁象細胞。至於第二種方法更是被科學家直接否決,因爲現代哺乳動物的精子細胞即使冷凍後也只能保存15年。

基因編輯造就“假猛獁象”

難道我們真的無緣見到猛獁象雄壯的身影重現人間嗎?

美國哈佛大學的遺傳學教授喬治·丘奇(George Church)認爲,若是創造出一隻長得像猛獁象的亞洲象寶寶,難度則小得多。比如將亞洲象胚胎幹細胞中的某些片段替換成與猛獁象相同序列的。然而,由於基因組數據十分龐大,這項研究進展無比緩慢。至今還未見到基因編輯後的亞洲象僞裝成的“假猛獁象”。

目前爲止,復活猛獁象仍然是一項不可能的事情,或許當未來人類發明出時空穿梭機之後,我們就能回到史前一睹猛獁象的世界。或者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可以研究出更新的技術實現這一願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