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內高校首隻克隆貓“徵婚”:需英國長毛貓,有“億點點”小要求

關於我:年方8月,出生即接受高等教育,從事胚胎工程、體細胞克隆等的志願者工作。住農大一品大別墅。

關於你:英國長毛貓,銀漸層。綠色眼球,操純正倫敦腔優先。無病無蘚。我們可以一起研究克隆貓的繁育相關話題。歡迎爲科學做出貢獻。

這是一份特殊的“徵婚啓事”。

8月28日,紅星新聞記者從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趙明輝博士團隊處獲悉,該團隊於2020年12月24日繁育的英國長毛貓體細胞克隆後代“平安”目前已經8個月大,進入發情期。

爲進一步進行克隆貓的繁育研究,研究團隊目前正在爲“平安”徵集配種對象。

8個月大了!

國內高校首隻克隆貓進入發情期

據紅星新聞此前報道,科研人員從一隻成年雌性森林貓皮膚組織中分離培養得到成纖維細胞,利用中華田園貓卵子作爲細胞核受體,通過細胞核置換和人工激活,製作出多枚體細胞克隆胚胎。

將克隆胚胎移植到受體母貓後,經過62天孕育,科研團隊成功得到一隻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這隻克隆貓於2020年12月24日出生,體重75克,科研人員給它起名爲“平安”。

2021年8月28日,克隆貓項目主持人、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趙明輝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如今“平安”已經8個月大,進入發情期。爲進一步進行克隆貓的繁育研究,目前正在爲“平安”徵集配種對象。

不過,此前通過照片判斷本體爲森林貓,後來經過了解,發現本體實際爲英國長毛貓。爲避免出現雜交影響實驗觀察,所以此次配種也要求爲英國長毛貓。

“‘平安’這幾個月來沒有任何異常,與正常交配繁育的家貓沒有區別。它現在到了正常的發情期,克隆動物要是能繁育後代的話就可以證明是正常了,所以想找一隻貓跟它配種,走這麼一個流程。”趙明輝表示,克隆貓“平安”目前身長、體重等各種指標發育正常。

不過,目前團隊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對象。趙明輝稱,現在他們遇到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周圍英國長毛貓比較少見,因此他想通過微信朋友圈擴大找尋範圍。

“英國長毛貓,銀漸層。綠色眼球,操純正倫敦腔優先。無病無蘚。”關於求偶聲明中對配種貓的要求,趙明輝說,“我列的那個標準其實就是對英國長毛貓的簡單描述。其實我們還是有點要求的。如果有合適的貓,我們還要給它進行檢測,不能有遺傳病和傳染病,這樣對‘平安’和後代都不好。”

“(對克隆貓繁育的後代)不會做進一步研究,後代只要健康就可以了,這些貓我們也不打算拿來做實驗。關於‘平安’,評估之後基本上就結束了,最後一個指標就是它的壽命。但壽命這個指標需要十多年,短期的指標基本上都已經評估完了。”趙明輝說。

又有新突破!

團隊成功獲得貓基因編輯後代

趙明輝主要進行動物體細胞克隆和體細胞重編程機制的相關研究,於2016年獨立克隆出首只精英工作犬,突破該領域長達11年的技術壟斷,並於2018年建立了犬科動物早期胚胎體外培養體系。

據紅星新聞此前報道,“平安”屬於趙明輝博士團隊克隆貓研究項目的一個成果,也是商業克隆的一部分。作爲一隻沒有任何基因編輯的克隆貓,不會對它進一步利用,而是作爲一隻家貓回到其主人身邊。團隊也會對它的生長發育和繁育情況進行長期的追蹤。

此次,他還向紅星新聞透露,團隊近期通過攻關,成功獲得貓基因編輯後代。關於這一研究成果的新聞已發佈在青島農業大學官網,據悉,這是國內貓科動物基因編輯方面的首次報道。

趙明輝博士團隊利用貓作爲基因編輯對象,利用前期建立的早期胚胎體內採集技術,精確獲得了處於特殊時期的貓受精卵。該研究使用Crispr-Cas9作爲基因編輯工具,將sgRNA和Cas9蛋白注射到受精卵中,再移植回體內進行發育。基因測序結果顯示,產生的8只後代中一隻的CRX基因被成功修飾。該技術的誕生將爲生產和製備人類疾病的大動物模型、研究疾病發病機制、促進藥物開發提供重要的技術手段和理論依據。

在實驗動物領域,貓雖然屬於大動物,但其身體較小,飼養成本較低,視網膜結構與人類類似,神經系統高度發達,非常適合作爲眼科疾病的模式動物。研究團隊選取了CRX基因作爲第一個敲除目標基因,該基因對視錐細胞的發育至關重要,可爲視網膜退化等疾病的發病機制提供有力的研究工具。

紅星新聞記者 任江波 實習生 鄭心怡 受訪人供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