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着手寫故事,現在需要再次探索過去,進行更深層地挖掘,搞清楚過去迫使主人公面對了哪些事,以及他對此又做出了什麼反應。

回頭翻看我們挖掘的故事背景,每一個場景中,外部事件的驅動力和意義來源都是主人公的內心反應。

當我們收集到足夠多的寫作素材,就需要開始構建寫作藍圖。

寫作藍圖是外部情節的場景遞進,其驅動力是事件在主人公內心引發的鬥爭。


一、故事藍圖

故事藍圖將由單獨的場景組成,這些場景並非單獨存在,它們處於不斷升級的因果軌道上。每一個場景都由上一個場景所觸發,同時也會觸發下一個場景。

儘管每一個場景和情節都是單獨創作出來的,但我們要清晰地認識到它在整個軌道上發揮的作用。

無論場景本身多麼精彩絕倫,如果不按照故事軌道發展,就完不成自身的使命,使得下一個場景不能如期出現。

每一個場景都與前後的場景緊密相連,形成一個天衣無縫、層層遞進的故事線。但並不意味着我們必須按照線性的時間順序把它們羅列出來,而可以採用更加靈活,留出充分空間的展現方式。

我們可以將事件隨意排列,以不同的組合方式進行組合。需要注意的是,事件一定要層層推進,而且要密切關注事件與事件之間的勾連關係。

要弄清哪些事件可以隨意移動,哪些事件一旦被移動,整個情節就會瞬間轟然倒塌。

在每次移動之後,要對場景之間的邏輯縫隙和內在的斷裂進行分類整理,根據具體情況去診治,防微杜漸,避免它們毀掉整個故事。

每個場景都會有不同的結果,但每個結果可能都合情合理,只要我們瞭解有哪幾種可能的結果,就能激發讀者讀下去,可能出現讀者期盼的結果,也可能出現讀者不想看到的結果。


二、場景卡

首先要明確場景的“阿爾法點”。它是指一個場景在外部因果軌道上所起的作用,與行動有關,也與所發生的一些重要事件相關。每個場景都要有一個具體的阿爾法點。

阿爾法點所關注的問題是:爲什麼這個場景是必要的?它的主要任務是什麼?具備了哪些要素,這個場景才能嵌入小說的故事線裏。

當我們開始爲一個場景寫場景卡時,這往往是你爲它創作的唯一一張場景卡。但並不是說,一個場景只說明一個要點,或者只引起一個變化。大多數場景都會同時推進幾個次要情節,引發無數變化,讓你的故事泛起陣陣漣漪。

在寫出場景的阿爾法點後,還要列出可能出現的次要情節。

在規劃故事藍圖時,可以不斷地往卡片上增加一些信息,可以增加一些層次,可以拓展一些次要情節。但是阿爾法點纔是最關鍵的,沒有這個點,整個場景中發生的事都只會讓人摸不着頭腦。

接下來要描述情節,這裏的情節是指在此場景中所發生的事。對於情節,一是要寫清楚發生的事件及其原因,二是要描述清楚事件的結果及其產生的影響。

隨後要從主人公的角度去考慮,重點描述主人公的內心變化,以及事件在主人公身上激發出的某種領悟,瞭解清楚爲什麼這件事對主人公來說很重要。

如果主人公不在這個場景中出現,那麼就需要指出其他人物獲得的領悟,也包括主人公後來從中獲得的領悟。這種領悟將指引行動,將讓主人公徹底或輕微地改變自己的行動計劃。

每一個場景都必須引發一個難得的變化,這種變化體現在內部和外部兩個層面。在每個場景中,當主人公的內心在思索該怎麼做,該採取什麼行動時,他的世界觀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主人公在每個場景中的微妙變化,可以幫助我們密切觀察他們世界觀的變化,還能洞察出他們下一步的行動,以及爲什麼要採取這個行動。


三、好的場景卡的特點

好的場景卡,通常具備以下特點。

場景中可能會發生很多事件,但是我們的阿爾法點必須抓住場景的核心要點,並把它具體化。

場景中的次要情節要清晰、簡潔,只用寥寥幾句就能勾勒出場景中的角色以及他們各自的反應,並推測出他們下一步的行動。

場景中發生的事是指場景一開始發生的事,正是這些事讓主人公做出了一系列反應。有時候,一欄只有一件事可填,有時候需要填寫好幾件事。

場景中的後果是由發生的事直接造成的。這個變化並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行動上,它由重要性來驅動。

我們可以試着給故事的開篇設計一張場景卡。要儘可能把場景中發生的事情詳盡描述,同時要充分展現主人公的內心鬥爭。兩者相互關聯,但又彼此獨立。主人公的內心不僅要爲發生的事賦予力量和意義,還要能夠發揮驅動力的作用,進而做出決定,並付諸行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