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鹽鹼地裏奪高產 “海”香裏說豐年

■ 深圳報業集團記者 李怡天 張國防 吳亞男

一叢金黃,稻穀飄香。8月28日下午,首屆深喀萬畝海水稻基地稻花節,在喀什市帕哈太克里鄉索古魯克村(4村)稻花香廣場精彩上演。遠道而來的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近300位企業家代表與深圳援疆幹部人才、帕哈太克里鄉鎮代表、中農海稻公司代表以及當地農民齊聚一堂,共享勞動甘甜,共話鄉村振興發展之路。

深喀萬畝海水稻又迎豐年

記者在萬畝海水稻種植田看到,飽滿的稻穗壓彎了稻稈,空氣中飄蕩着陣陣稻香。

“再過一個半月就可以收割了,你看這水稻籽粒飽滿,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村民買買提吐爾遜·託合提說,他家以前種植的普通水稻每畝產量150公斤至200公斤,現在改種海水稻後每畝產量能達450公斤。

中農海稻公司深喀海水稻基地負責人李強儒介紹,深喀萬畝海水稻基地是深圳中農海稻與深圳援疆前方指揮部、喀什市政府合作,共同打造的喀什鄉村振興示範點,按照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理念,規劃建設以海水稻爲主題的智慧農場、創新產業集聚區和帕哈太克里鄉特色文旅集散地。目前,中農海稻在喀什打造的萬畝高標準、智能化、數字化海水稻產業園,形成了“政府引導牽動、企業資本帶動、科技成果推動、東西部產業聯動”四位一體的深喀鄉村振興模式,爲深圳對口幫扶、科技援疆貢獻力量。

在深圳援疆前方指揮部的大力幫扶下,中農海稻從2018年至今,在帕哈太克里鄉累計種植海水稻超過15000畝,加上今年秋季的收成,累計產出海水稻1340萬斤(6700噸),每畝地可增收約300元至400元,助力當地特色產業發展和羣衆增收致富。種植海水稻正成爲當地越來越多農民的首選。

“引進海水稻種植項目,打造萬畝海水稻種植基地,爲我們鄉的產業結構調整和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帕哈太克里鄉黨委書記李篤民表示,近年來,在深圳援疆前方指揮部的幫扶下,該鄉以產業發展爲抓手,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和已有資源,各類業態蓬勃發展,跑出了鄉村振興“加速度”。

深企助力喀什鄉村振興

稻田邊,用海水稻米製作的手抓飯香味四溢,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的企業家代表們一邊品嚐,一邊連連稱讚手抓飯“太好喫了”,還不忘拿出手機拍照發朋友圈。

“沒想過鹽鹼地裏還能長這麼好的水稻,做出的米飯這麼香,我要推薦給深圳的朋友們。”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會長花濤告訴記者,此次帶協會會員企業來新疆喀什,希望藉助首屆深喀萬畝海水稻基地稻花節的契機,聚焦農業發展,爲深圳援疆、喀什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

據瞭解,中農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科技成果轉化公司。2018年,在深圳援疆前方指揮部、喀什市政府的共同支持下,中農海稻在新疆喀什進行了2個品種的高產示範,免費爲當地貧困戶提供耐鹽鹼稻新品種種子,並派專業技術人員(研究所農業技術特派員)常年駐地指導水稻栽培技術指導。

目前,中農海稻的“海水稻”項目被列爲深圳重點援疆項目,帶動了750戶喀什農民脫貧。中農海稻新疆喀什產區的“帕鄉水鳥弱鹼米”經國務院扶貧辦審批覈準爲“消費扶貧產品”。2021年6月,帕鄉水鳥弱鹼米通過全球綠色聯盟(北京)食品安全認證中心審覈,獲得“健康食品認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