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酷炫腦

左右腦之謎是最流行也最普遍的大腦迷思之一多年來我們一直試圖澄清它。

這個迷思認爲左腦負責邏輯、理性、推理,部分人就成爲了“左腦思考者”,具體指善於邏輯思維的人;而右腦負責創造性和情感,剩下那些擅長創造和情感的人就成爲了“右腦思考者”。人類確實有兩個大腦半球,並且每個半球負責特定的功能。但是,這一迷思其實錯得很徹底。首先,我們來了解了解這個迷思是怎麼來的。

01 Sperry和裂腦患者

大腦半球的具體定位要追溯到二十世紀六七年代Sperry和他的研究生Gazzaniga對裂腦患者的工作和研究。這項研究爲Sperry贏得了1981年的諾貝爾獎。

裂腦患者通過切斷胼胝體(大腦兩半球之間的橋樑)來緩解癲癇——神經外科醫生的手術就是如此令人驚訝。因此,裂腦患者的顱骨下是兩個互不相連的大腦半球。從表面上看,他們的行爲完全正常,雖然這就夠令人驚訝的了,不過在仔細觀察和研究後,還會發現他們身上一些更加驚奇的現象:

1。 把單詞投射到左半球可以得到記憶和口頭表達,但投射到右半球就不行。

2。 投射到右半球的不能用語言表達的單詞,卻可以被左手畫出來(這由右半球控制)。

3。 把單詞投射到右半球時,參與者能夠拿起正確的對應物體,但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由此,Sperry發現右腦具備語言識別的功能,但沒有發音複述的功能,而且裂腦患者的兩個大腦半球並不進行信息交換和溝通。這實在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併爲之着迷的發現。

然而Sperry提醒道:“我們通過實驗觀察到了人類左右半球存在認知風格的兩極分化,這是一項突破,不過很容易由此衍生出一些瘋狂的想法……於我們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記住,正常情況下大腦的兩個半球總是作爲一個整體緊密運作着。”

雖然Sperry做出了提醒,我們依舊產生了不少瘋狂的想法。這些想法主要由一些知名報紙引發,舉例如下:

02 大腦左右半球之謎在不斷髮酵

據Psychology Today報道:1973年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爲“我們更善於左腦還是右腦”,文章開頭如此寫道:“我們的腦袋裏住着兩個截然不同的人,分住於左半球和右半球,即覆蓋在中央腦幹上的大腦。其中一個是語言家、分析家、支配家,另一個是藝術家”。兩年後,Time刊登了這篇文章。1976年,Harvard Business Review發表了“左腦計劃,右腦管理”一文。次年,Psychology Today宣傳了這一理念。不久,1981年Sperry榮獲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這爲左右腦這一迷思鋪天蓋地的傳播打開了閘門。

事實上,許多不同的理論甚至是關於左右腦個性的人格測試也都助長了這一迷思的傳播。與其說這是一個迷思,不如說是一種危險的、將腦科學過度簡單化的現象。大腦確實有兩個半球,也確實存在某些功能的局部半球定位,但即使是這些功能也總是與大腦的其他區域協同工作,比如兩個半球的相互交流。

例如,語言通常由左半球負責,但語言作爲一個高度複雜的認知過程和行爲過程,需要使用許多區域的資源,既需要左半球的布羅卡區和威爾尼克區,也需要右半球的聲調和語調。就語言來說,左半球更擅長詞彙和語法,右半球更擅長語言的流暢性和音調。這可能意味着對聲調語言(如漢語)的處理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03 左腦和右腦的功能

所以,既然我們有兩個大腦半球,而左邏輯右創造的理論從根本上就存在缺陷,那麼大腦半球到底在做什麼?下面舉例一些已經成功定位的功能:

身體兩側:左側大腦控制右側身體,右側大腦控制左側身體

“盾牌和劍”:人類存在左利手和右利手,左利手個體的右側大腦爲利手大腦,右利手個體的左側大腦爲利手大腦。不管是左利手還是右利手,利手大腦都控制接近和攻擊行爲,即以“劍”爲基礎的行爲;另一側非利手大腦控制迴避和防禦策略,即“盾牌”,在心理學上也被稱爲“迴避”行爲。所以,左利手個體和右利手個體在“盾牌和劍”的半球定位上相反

語言(詞彙和語法)是左半球的功能

情緒表達和情緒識別是右半球的功能

對個體內部的注意力受左半球控制,對外界的注意力受右半球控制

左半球進行聚焦注意,右半球進行廣泛注意(掃描)

Iain McGilchrist在The Master and His Emissary一書中對大腦的兩個半球做出了精彩的解釋和探索。他從科學的角度出發,雄辯道爲什麼他認爲右半球是主,而左半球是它的使者,以及爲什麼在現代社會中我們似乎成了左半球的奴隸。Iain McGilchrist在書中列出了兩側大腦的功能,我節選出最有用的描述如下:

左腦vs。右腦

具體vs。廣泛

靜態vs。發展

固定vs。移動

物體vs。生命

機械vs。有機

孤立vs。背景

外延vs。一般

概況vs。細節

綜上可以看出,左半球的信息處理模式更具體化和聚焦化,這通常被認爲是“認知能力”,但也不盡然。右半球的信息處理則更一般化、細節化的、人性化。據此,Iain McGilchrist稱左半球爲“局部知識”,右半球爲“整體智慧”。

04 混合人格的個體表現更佳

左右腦也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一是右半球可以接管左半球失去的功能,但左半球似乎無法接管右半球失去的功能。例如,大腦視覺皮層損傷後右腦可以彌補左腦的損傷,因此不常見腦損傷導致的右眼失明,但左腦不能彌補右腦的損傷,所以腦損傷導致左眼失明卻很常見。這個現象強調了這樣一個概念,即右腦是可以重建其他功能的多面手,而左腦是專注某一功能的專家。

在左右腦理論中,有一種非常消極的理論認爲,一側大腦比另一側好,或者某人不是某側大腦人格,又或者某人是固定的某側大腦人格。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利用人類行爲框架(一種全面的人格模型)進行的人格研究表明,在商業、創業和教學領域表現出色的人,既表現出高認知能力也表現出高直覺能力。這一研究結果與左右腦原則相悖,也與許多其他對人格進行兩極分化的人格測驗方法相悖。

所以,高表現力的大腦並非只在認知能力上更強,而是在所有事情上都更強!讓我們爲發展平衡的大腦幹杯!

參考文獻

1。 Why the left brain right brain myth will probably never die: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brain-myths/201206/why-the-left-brain-right-brain-myth-will-probably-never-die

2。 Roger Sperry’s Split Brain Experiments (1959–1968):

https://embryo.asu.edu/pages/roger-sperrys-split-brain-experiments-1959-1968

3。 Divided Brain — Divided World, Iain McGilchrist:

https://www.thersa.org/globalassets/pdfs/blogs/rsa-divided-brain-divided-world.pdf

4。 The Master and his Emissary, Iain McGilchrist:

https://www.amazon.com/Master-His-Emissary-Divided-Western/dp/0300188374

5。 The split brain: A tale of two halves:

https://www.nature.com/news/the-split-brain-a-tale-of-two-halves-1.10213

6。 Left Brain, Right Brain: Facts and Fantasies:

http://journals.plos.org/plosbiology/article?id=10.1371/journal.pbio.1001767

7。 Neuromyths in education: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misconceptions among teachers: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syg.2012.00429/full

8。 Dispelling the Myth: Training in Education or Neuroscience Decreases but Does Not Eliminate Beliefs in Neuromyths: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syg.2017.01314/ful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