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祝融號”火星車駛上火星表面滿100天之際,國家航天局聯合中國人民銀行在京舉辦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成功金銀紀念幣發行儀式,以紀念我國成功邁出星際探測征程的重要一步,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的印跡,成爲世界首個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着陸和巡視的國家。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中國金幣總公司董事長牟善剛致辭。

儀式上,中國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局副局長陳建新宣讀發行公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發佈火星探測任務進展信息,與會領導專家共同爲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成功金銀紀念幣樣幣揭幕。中國金幣總公司向國家航天局捐贈了證書編號爲“2021”的一套金銀紀念幣。

吳豔華表示,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是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5週年,值此重大歷史時刻,值此重要工程節點,國家航天局聯合央行、金幣總公司,發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成功”紀念幣,是科技與文化,航天與藝術的有機融合與交相輝映,有利於銘刻歷史性成就,有利於激勵航天全線奮勇當先,有利於掀起全國創新創造的熱潮。

牟善剛表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成功,是黨和國家推進航天強國建設的重要成果,是中國航天精神的充分展現,值得以國家法定貨幣的形式加以記載和紀念。紀念幣的發行,能夠爲傳承燦爛悠久的中國貨幣文化和愛國主義精神,努力實現航天事業的高質量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彰顯我國推進人類文明進步和永續發展的大國責任擔當。

紀念幣爲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共3枚,包括金幣2枚、銀幣1枚。正面圖案均爲中國行星探測標識,並刊國名、年號“2021”,背面圖案分別以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繞、着、巡”爲主題,並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成功·天問一號”及面額。紀念幣將浩瀚太空濃縮於方寸之中,讓航天器躍然金銀幣面之上,運用寫實與寫意相融合的設計手法,採用鏡面、噴砂、多層次噴砂等經典造幣工藝,是科學與美學的結合,具有重要紀念意義和藝術價值。

本次發行的紀念幣,是我國第7套航天題材金銀紀念幣,此前,中國航天創建40週年、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探月首飛成功、首次太空行走成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通運行、首次落月成功等重大航天事件,都曾發行貴金屬紀念幣,銘記中國航天勇攀科技高峯的探索成就,表現航天人的科學夢想與奮進姿態,彰顯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和浪漫情懷。

截至8月30日,火星車在着陸點以南方向累計行駛1064米。目前,火星車狀態良好、能源充足,將繼續按照“七日一週期,一日一規劃,每日有探測”的高效探測模式,向南部的古海陸交界地帶行駛,以獲取更豐富的科學探測數據。環繞器在軌運行403天,距地球約3.92億千米,於8月24日使用高分辨率相機對着陸區域成像,獲取了1米分辨率影像,圖像中火星車行駛軌跡清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