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油氣巨頭派息百億 投資者們還買化石能源的賬嗎?

經歷了史上最艱難的一年之後,油價反彈帶動石油公司經營業績明顯改善。在欣欣向榮的新一年裏,面對油價前景的不確定性以及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潮,油氣巨頭們希望用良好的業績、高額的股息以及股票回購計劃,讓投資者們放下心來。

“兩桶油”業績火速回暖:每日淨賺超5億

今年上半年,國際油價顯著回升,全球油氣市場回暖勢頭更是明顯。在行業景氣度逐漸走高的背景下,國內的油氣巨頭經營業績十分亮眼。

今年上半年,中國石油實現營收1.2萬億元人民幣,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爲530.37億元,不僅同比扭虧,還創下了近7年來的同期最好成績;中國石化實現營收1.26萬億元人民幣,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391.53億元,同比扭虧,創下了2018年以來的最好成績。

按照上半年181天計算,“兩桶油”歸母淨利潤共計921.9億元,平均每天淨掙5.09億元。

2020年上半年,由於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導致燃料需求銳減,國際油價經歷暴跌,全球範圍內的石油巨頭大多損失慘重,“兩桶油”曾聯手創下超過528億元的鉅額虧損。

如今,隨着全球經濟的復甦和歐佩克及其產油國盟友超預期的原油減產,世界石油供應處於較低水平,全球原油市場達成新的平衡,油價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

今年上半年,北海布倫特原油現貨平均價格64.98美元/桶,同比上升62.7%;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現貨平均價格爲62.22美元/桶,較上年同期上升70%。

同時期,全球天然氣市場需求強勢復甦,北美、歐洲、亞太三大市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供應緊張,國際天然氣價格大幅反彈,歐洲和東北亞地區的LNG現貨價格持續處於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上一輪油價暴跌,“兩桶油”在本次油價暴跌後恢復速度明顯加快。這與兩輪油價復甦歷程的不同有關,也體現了“兩桶油”在降本增效、結構優化方面的改變。

2014年7月,WTI原油期貨價格自10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開始猛烈下跌,至2016年1月跌破30美元/桶的大關,這一輪油價下跌持續了一年半左右。此後耗費約2年時間,油價回升至2018年10月的70美元/桶-80美元/桶的區間範圍內。

2020年初的油價暴跌歷時3個多月,至當年4月下旬跌入歷史低值;但僅兩個月後,國際油價就從谷底明顯回升;到2021年3月,油價已經回到了60美元/桶上方,距離油價暴跌過去11個月。

此外,自2020年三季度開始,伴隨着油價的回升,“兩桶油”虧損已經大幅收窄,到年底已經實現雙雙實現盈利。海上油氣巨頭中國海油則在去年油價暴跌時仍保持了盈利,2021年上半年淨利潤達到333.3億元,同比增幅高達221%。

高股息的誘惑:油氣業務仍舊賺錢

2020年,由於新冠疫情和“負油價”帶來的衝擊,跨國油氣巨頭們相繼變賣資產、削減債務以及壓減支出,但依舊難逃虧損命運。

從今年上半年跨國巨頭的業績來看,油氣行業的至暗時刻已經過去。去年紛紛虧損的英國石油公司、荷蘭皇家殼牌、雪佛龍、埃克森美孚等跨國油氣巨頭,都在今年上半年實現扭虧爲盈。

當石油市場迴歸景氣之時,由於全球政策的變化讓油氣行業捲入了新的變革之中。全球範圍內的綠色轉型浪潮以及越來越挑剔的投資者,正成爲油氣巨頭業務發展之路上,越來越不能忽視的挑戰。

油氣業務仍是巨頭們最可靠、快速的盈利來源,而可再生能源業務的盈利能力,目前還不能與油氣業務相比。即使是按照國際油氣公司的轉型發展目標來看,未來十年內,油氣仍將是他們最爲主要的業務板塊之一。

擁有雄厚財力的跨國油氣巨頭們,希望用鉅額股息和股票回購來吸引投資者:儘管化石燃料的前景不再被看好,但它們仍舊很賺錢。

2020年,中國石油累計派發320億元的股息;如今,中國石油決定派發2021年中期股息238.66億元。中國石化方面,擬派發2021年半年度現金股利193.71億元。2020年報信息顯示,2018年-2020年的三年內,中國石化累計宣派股息1126億元。今年上半年,中國石化與中國石油擬派發中期股息共計432.37億元。

去年的原油危機之後,荷蘭皇家殼牌公司自二戰以來首次削減股息;但在今年油價回升之後,殼牌大幅提高約四成股息,並啓動2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計劃於年底之前完成。

英國石油公司計劃回購14億美元的股票,並提高股息4%至5.46美分;今年全新更名的法國道達爾能源、雪佛龍以及挪威國家石油公司都宣佈了股票回購計劃。上半年,全球油氣行業的巨無霸沙特阿美實現淨利潤472億美元,同比翻番,二季度派息188億美元。

後油氣時代:綠色轉型進行時

面對全球的綠色轉型大潮,跨國石油巨頭們不能置身事外。無論是爲了贏得投資者的好感,還是爲後油氣時代提前準備,真金白銀都已經投放出來,從出售資產到增加可再生能源佔比,乃至調整公司業務架構,油氣巨頭們正通過各種方式展現他們綠色轉型的決心。

而稍有不同的是,歐洲油氣巨頭將加快去石油的步伐,中國的公司將在油氣主業的基礎上,拓展新能源業務的發展。

在2021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中國石油董事長戴厚良介紹稱,中國石油將繼續佈局新能源、新材料和氫能業務,加快公司綠色低碳轉型步伐;總的想法是,到2035年實現石油、天然氣和新能源“三分天下”的局面。

戴厚良表示,公司具有天然氣優勢,在新能源業務發展過程中,將發揮天然氣的“伴侶”作用,發揮其與風能、太陽能資源的互補優勢;同時還將設立新能源研究院,研究應用新能源的技術、CCUS技術,發揮公司的技術和人才優勢。

去年,中國石化提出打造世界領先潔淨能源化工公司的願景,要構建“一基兩翼三新”的產業格局,加快向“油氣氫電服”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其中,氫能是其新能源業務的主要方向,中國石化計劃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

“十四五”期間,中國石化將規劃1000座加氫站、規劃建設5000座充換電站和7000座分佈式光伏發電站。

根據英國石油公司此前的目標,公司將從一家專注生產資源的國際石油公司,轉變爲一家爲客戶提供解決方案的綜合性能源公司。

未來十年內,英國石油公司計劃每年投資50億美元用於低碳領域,同時在2019年的水平上,壓減40%的油氣產量。目前,英國石油公司在海上風電、氫能、充電樁、生物質能業務方面都開展了佈局。

今年5月,法國油氣巨頭道達爾(Total)正式更名道達爾能源(TotalEnergies),展現其推動戰略轉型的決心,其主營業務也從石油和天然氣,拓展至電力、氫能、生物質能以及風電光伏等領域。

(作者:彭強 編輯:李清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