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雲南加速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經濟參考報

我國西南邊陲的雲南省,正加速甩掉經濟落後的帽子。告別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這個曾經中國貧困縣最多的省份並沒有因此而“歇歇腳”“鬆鬆勁”。

“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在近日舉行的全省州市經濟工作彙報會上,雲南省委主要負責人要求,發展不能空喊口號,要落腳在項目上,靠一個個項目支撐經濟社會發展。

面對嚴峻複雜的邊境疫情防控形勢,雲南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篤定高質量發展之路。

開新局:經濟呈現新亮點

今年以來,雲南一手抓常態化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在有效防止邊境輸入性疫情向內地擴散的同時,經濟“半年考”交出兩位數增長的亮眼答卷。

“我們是招商引資項目,專門生產磷酸鐵鋰。”曲靖市德方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吳宏林很是自豪。隨着今年年產10萬噸磷酸鐵鋰項目開工投產,曲靖磷酸鐵鋰產能在全國的佔比預計接近30%。

今年以來,因市場對新能源汽車預期大好,鋰電池所需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站上“風口”,雲南曲靖磷酸鐵鋰產能備受關注。

曲靖是雲南第二大經濟體,工業經濟的名頭響亮。在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能源電池、綠色硅光伏等新興產業蓬勃興起,邁向千億級大關。

“抓發展就要抓產業,抓產業就要抓項目。”近年來,雲南緊盯生物醫藥等“八大重點產業”,一批頗具市場潛力的新興產業湧現。

今年6月,位於昆明的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宣佈,自主研發的科維福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首批上市並供應國內緊急使用。

“新建的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已正式投入使用,擴能項目預計在年底建成投產,屆時疫苗的年產量將擴增至5億劑-10億劑。”該研究所副所長楊淨思說,疫苗產業已成爲雲南戰略新興產業新亮點。

危中尋機,借勢破局,雲南經濟亮點頻現,呈現穩中加固、持續向好的勢頭。

育新機:傳統產業迸發新活力

受疫情影響,雲南重要的支柱產業旅遊業整體不景氣,但有色金屬、化工、電力等幾大傳統產業迎來新機遇,成爲雲南經濟復甦向好的“穩定器”。

疫情暴發以來,世界各國更加重視糧食安全問題,種糧面積增加,海內外市場對化肥的需求旺盛。基於這一清晰判斷,化肥龍頭企業雲南雲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抓住機遇,加足馬力生產。

因海內外市場供不應求,化肥價格持續攀升,化工企業業績大增。8月16日雲天化發佈的公告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淨利潤15.7億元,增長逾70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同樣迎來“爆發”的還有有色金屬。今年以來,受海外疫情蔓延、全球流動性寬鬆等多重因素影響,銅鋁鋅等有色金屬大宗原材料價格屢創新高。

有色金屬是雲南的傳統支柱產業,被稱爲雲南工業經濟的“壓艙石”。今年上半年,雲南十種有色金屬產量逾300萬噸,同比增長36%。

“銅博士”漲勢凌厲,生產企業受益。中國銅業董事長許波透露,公司上半年營收增長53%,利潤增長5.6倍,創下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位於“世界錫都”箇舊的雲錫集團,錫產銷量累計15年位居全球第一。錫業股份副總經理張揚說,今年以來,錫、銅、鋅等主要產品的產量和銷量大幅增長,公司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375.11%。

譜新篇:綠色“三張牌”引領高質量發展

今年上半年,雲南省委省政府到全省16個州市逐一召開了現場辦公會,爲各州市未來發展“把脈定向”。其中,綠色“三張牌”被頻頻提及。

2018年,面對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青黃不接”的困局,雲南審時度勢,提出打好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幾年下來,新舊動能轉換明顯加快。

雲南是我國水電大省,大規模“棄水”一度讓雲南“鬧心”,但隨着雲南將清潔水電與綠色鋁、綠色硅深度融合,曾經自用電比例不高的雲南,從發電大省、送電大省轉變爲發電大省、送電大省、用電大省。

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介紹,2020年,雲南省19戶水電鋁、水電硅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621.5億元,資源優勢正逐步轉化爲產業優勢、經濟優勢。

今年七夕節前夕,931萬枝的成交量創造了雲南鮮花拍賣的單日最高紀錄。雲南是世界最大的鮮切花產區,年產鮮切花約147億枝。

“2018年以來,雲南茶葉、花卉、蔬菜、水果、堅果、咖啡、中藥材、肉牛8個重點產業綜合產值保持了16%的年均高速增長。”雲南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說。

老樹發新芽,新樹長壯枝。以綠色“三張牌”爲引領,雲南加快構建“傳統產業+支柱產業+新興產業”的迭代產業體系,經濟沿着高質量發展之路邁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