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均資金僅數千元的螞蟻基金 何以撐起萬億保有規模?

今年以來,基金髮行再創新高,截至8月18日,今年新發基金規模突破了2萬億元,超越去年同期。另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公募基金整體的管理規模已達23.5萬億元。

公募基金的大發展,有一股力量不容小覷,那就是第三方代銷機構。從最新的基金代銷機構公募基金保有量百強榜來看,銀行依然是做大基金代銷規模的主力,券商則是佔據了半數以上的席位,而依靠着廣大長尾用戶的螞蟻基金平臺,排在了非貨保有量榜單的首位。

螞蟻基金等互聯網平臺的崛起,一方面,讓傳統渠道看到了長尾用戶的一片藍海,同時也讓傳統渠道有了試水“樣本”,開始思考在財富管理領域的轉型,比如有一些銀行、券商也開始降費率、啓動平臺化運作,與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深度合作。

在螞蟻集團財富事業羣總經理王珺看來,“基金代銷遠沒到內卷的時候,其一,從目前來看,銀行和螞蟻這些互聯網平臺的客羣還是很不一樣,不存在直接的競爭。其二,從用戶角度來看,這些改變對用戶來說是好事,因爲最終的比拼都會落在用戶的體驗和用戶的服務上。其三,大家開放的意識越來越強,也有利於助推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普惠帶來的保有量領先

根據中基協最新披露的基金銷售機構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前100家基金代銷機構的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保有規模爲7.40萬億元,環比上升了13.53%。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爲6.16萬億元,環比上升了13.42%。

如果進一步分機構類型來看,銀行、券商、第三方代銷機構和保險的上榜數量分別爲29家、51家、19家和1家,其中銀行的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保有規模爲4.61萬億元,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爲3.66萬億元,不管是規模還是增量,均位列第一。可見,銀行作爲基金銷售的傳統渠道,依然撐起了基金代銷行業的半壁江山。

但如果從單家第三方機構的保有量來看,排在首位的是螞蟻基金,截至二季度末,螞蟻基金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保有規模達1.06萬億元,排名首位,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達6584億元,排名第二。

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螞蟻基金平臺1.06萬億的保有規模背後,是一大批投資金額在幾百甚至不到一百的持有人,很多可能是首次嘗試購買基金的新投資者。

這些用戶與銀行、券商的理財用戶,存在明顯差別,人數多、年輕化、金額小、經驗少,構成了主要的標籤,也形成了螞蟻平臺上獨特的長尾現象。

這點從另外一組數據也能明顯看出差別,招行2021年半年報顯示,零售客戶1.65億戶,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AUM)時點規模突破10萬億元,據此估算,人均AUM約爲6萬元。而根據螞蟻財富曾披露的招股書,截至2020年6月底,支付寶人均AUM僅爲5765元,兩者客羣差異還是非常明顯的。

長尾用戶的特徵,決定了其過去很難在傳統渠道獲得理財需求的準確匹配,甚至在過往距起投門檻都有很大的差距。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支付寶上的螞蟻基金平臺的出現,讓基金觸達了更廣泛的投資者人羣,也讓基金真正走進了千家萬戶,爲公募行業培育了大量的用戶。

除了低門檻,螞蟻基金等互聯網平臺的一大優勢,還在於較低的費率,它沒有實體的成本、理財師的投入等,因此基金申購費用可以低至市場主流收費標準的1/10,這極大地降低了居民基金投資的成本。據悉,從2013年至2020年的7年間,螞蟻平臺上用戶累計賺取收益超過4000億元,相當於平均每天爲投資者賺1.5個億。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螞蟻基金通過近幾年的積累和沉澱,真正做到了以低門檻、低費率、線上化的投資體驗,讓更多普通大衆有機會參與公募基金投資,它在讓利老百姓,推動普金融的同時,也讓基金行業的投資者生態發生了改變。“

提升服務才能留住投資者

互聯網理財平臺的崛起,服務不同用戶羣只是第一步,當大量的用戶湧入之後,如何提高投資體驗,留住客戶,是各家機構持續發展的一大內核因素。

在傳統渠道,過往可能就只是提供一個交易路徑,投資者只要滿足了門檻要求就可以參與,個性化的服務更多的是集中在高淨值人羣,近幾年,隨着服務的不斷下沉,一些普通的用戶,也開始能享受到一些基礎的服務,但是卻很難獲得非常豐富的理財服務。更何況是大量的長尾用戶,長期以來都是服務缺失。

互聯網理財平臺的出現,填補了這份空白,不過如果在一開始沒有做好理財的陪伴,這部分投資者也很難獲得認同感。而爲了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各家機構推出了許多個性化的服務,比如像螞蟻基金與第三方權威機構合作的“金選”品牌,幫助投資者完成了工作量、專業度很大的基金前期篩選。

螞蟻集團財富事業羣總監李小軍介紹道:“爲了幫客戶從8000多隻基金裏面,能更省心省力買到更好的基金。我們主要做了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從品種上,我們把8000多隻基金縮小到100多隻的金選範圍。這裏面還分賽道,包括固收、固收+、權益類等,這是相當於幫投資者選出好的產品。二是我們加入了一些研判的因素,儘可能提高勝率。主要通過自己平臺投研方面的能力,以及結合基金公司的力量一起建生態,基金公司會來提報他們認爲接下來半年做得好的行業、機會,然後我們再結合衆多基金公司能力的情況下,篩選出來一些好的基金,給到用戶。“

除了在產品功能上,螞蟻基金還做了很多服務上的提升,比如嵌入多個提示風險的功能,包括反映估值風險的“指數紅綠燈”、提供基金產品深度分析的支小寶“基金診斷功能”,以及多種“勸退”非理性用戶的功能等。這都有助於幫助投資者更清晰全面地瞭解基金投資的風險,不超過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

不僅如此,螞蟻基金還通過投資者信等方式,呼籲警惕追漲殺跌等非理性投資習慣,今年以來,支付寶理財平臺已發出8次理性提醒。

“概括來說,我們在給用戶推薦基金上,呈現出來的基調可以定義爲有態度、有溫度、有責任以及不縱容。“螞蟻集團財富事業羣基金運營總監林思思說道。

王珺也頗有感慨地說道:“互聯網領域經常聽到講用戶第一,我對這句話體會很深,因爲真的只有以用戶爲中心,提高你的服務水準,才能夠留住投資者。我們發現越來越多機構,從線下往線上走,都是這樣的模式。如果說未來隨着這個行業蛋糕不斷變大,大家開始競爭時,也一定是在比拼用戶的服務上。”

開放不是空話,而是業務模式

如果說對於C端用戶,更多的是要以用戶的視角、產品的思維來提升投資者的體驗,那麼對於B端的基金公司,又該是怎樣一種關係?

筆者注意到,基金代銷機構和基金公司傳統的簡單售賣關係已經慢慢發生變化,比如一些券商、銀行,近期不僅開始推行低費率,而且啓動平臺化運作,通過開放平臺和基金公司、明星基金經理有更多的互動,讓用戶能夠更直接和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對話。

開放已經成爲行業趨勢。據悉,螞蟻基金在早幾年就已經開啓了平臺化運作的模式,基金公司不單單只是提供基金產品,同時還參與了整個平臺的建設,包括了交易、投教、營銷等各方面,如今基金公司、螞蟻平臺深度融合,形成了新的基金投教服務生態。

在王珺看來,“開放不是一句空話,開放是一種業務模式。螞蟻平臺上有很多的用戶,這些用戶如果只靠我們自己的力量、平臺的力量去服務,很難服務完,所以我們必須開放。一是希望基金公司直接來服務,做內容,投教,直播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按照基金公司的訴求、建議,通過逐漸開放各種各樣的工具,讓基金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可以更大程度地觸達更廣泛的投資者。”

“二是開放的規則,隨着我們跟更多的機構在一起合作共創,這個規則越來越透明,越來越白盒化,我們就是以用戶視角在做,希望做一個買方的產品,基金公司跟我們合作下來,也越來越瞭解這一點。所以,不管是對我們,還是對基金公司而言,開放都非常重要。”王珺說。

一個鮮活的例證,曾被視作螞蟻財富核心產品的餘額寶,從2018年5月開始面向基金行業開放,由單隻基金產品轉變爲一個貨幣基金開放平臺,陸續接入了29只貨幣基金,與更多基金機構合作爲用戶提供普惠服務。

此外,螞蟻財富在2017年上線支付寶財富號。在財富號後臺,機構可以免費使用智能決策參謀“司南”,體驗基於人工智能、數據技術的智能運營“521模式”:5秒鐘獲得每日運營優化策略,2秒鐘生成平臺業務測試報告,1分鐘實現實時安控報警,更有針對性地調整運營方法。公開資料顯示,藉助財富號後臺的開放AI能力,金融機構運營效果大幅提升80%,綜合服務成本下降50%。如今,全國已有70%的基金公司入駐支付寶財富號,進行線上的基金髮售、用戶運營、投資者教育等工作,基金公司財富號粉絲數已達1.2億,已成爲基金公司發力數字化運營的陣地和“標配”。

值得一提的是,螞蟻平臺開放背後並沒有進行流量化的收費,王珺直言:“對機構,除了基金相關銷售管理辦法裏面規定的基金銷售服務費和管理費等相關費用以外,沒有向基金公司額外收費,也沒有任何流量和廣告的費用。” 文/安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