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8月3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其2021財年第一季度(4月至6月)經濟同比增幅達20.1%,創下該國自1996年使用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衡量經濟表現以來的最高值。不過,多名經濟學家指出,由於印度在去年的4至6月份時尚處於全國封鎖狀態,經濟活動幾乎全面停擺,因此纔出現同比數據達到的極值的情況。

“印度取得如此亮眼的數據,但卻並不能說明經濟的真實全貌。”美國CNBC網站當天稱,印度經濟當季同比增長的基線爲去年4至6月,當時該國正遭遇新冠疫情嚴重衝擊,經濟總量甚至萎縮了24.4%。

英國《經濟學人》信息部的研究分析師舒克拉表示,不要被印度的經濟增長數字“欺騙”,更應當關注的是季度環比印度經濟的表現如何。《經濟學人》信息部預測,按照季度環比計算,受今年第二波新冠疫情影響,印度經濟總量其實縮減了。有分析指出,今年第二波疫情來襲之際,印度並沒有採取去年那樣的全國性封鎖措施,旨在避免國民經濟再遭嚴重衝擊;這樣做雖然減小了對經濟的影響,卻造成嚴重公共衛生危機。

《今日印度》報道說,印度本土評級機構ICRA首席經濟學家納亞爾認爲,儘管數據亮眼,但與疫情暴發前的2020年1至3月數據相比,當季的毛附加值(GVA)和GDP都下降近10%,“這反映出非正規部門和接觸密集型行業經濟主體的實際困境”。他還警告說,印度疫情後經濟復甦仍不平衡,需特別注意潛在風險,“特別是可能出現的第三波疫情、疫苗接種進展緩慢等”。

展望印度經濟未來走勢,經濟學家認爲月度數據顯示印度經濟在今年7至9月可能恢復逐季度增長狀態,但第三波新冠疫情暴發的風險仍然存在,只是對經濟造成的衝擊可能弱於頭兩波。印度《經濟時報》31日援引“經濟觀察中心”的數據說,該國自今年6月中旬以來,就業形勢有所改善,失業率從5月的11.9%降至9.17%。印度政府首席經濟顧問蘇布拉瑪尼安說,本財年整體經濟增速有望達到11%。

本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峯/甄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