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肖鋼:金融科技平臺要承擔“看門人”責任,不許大數據殺熟

澎湃新聞記者 陳佩珍

9月1日,《CF40中國智能金融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在廣州正式發佈。該報告爲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重點課題項目“中國智能金融發展報告”2020年的研究成果,由CF40資深研究員、證監會原主席肖鋼牽頭完成。

《報告》指出,2020年初暴發的新冠疫情加速了人工智能與金融融合的步伐,智能金融行業出現了新的應用和變化。其中,一個重要的變化是智能金融的監管環境。2020年10月下旬以來,智能金融監管政策全面加速“補短板”,一方面強調 “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歸科技”,同時支持政策不變、力度不減,保持了監管政策取向、業務規則和標準的大體一致,確保對金融科技的監管有效、適度。

提到大型金融科技平臺的監管,肖鋼表示,大型金融科技平臺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也需要承擔“看門人”的責任。作爲“看門人”,平臺負有很重要的社會責任:比如在防範不正當競爭方面,大型金融科技平臺應該起表率作用,目前國家已經出臺了兩部法律,一個《反壟斷法》,一個叫《反不正當競爭法》;金融科技平臺連接着生產者和消費者,所以平臺很重要的責任是保護消費者投資者的權益,不許利用大數據“殺熟”;平臺在數據治理、數據隱私保護、數據安全方面也負有重要的責任,數據收集使用、權屬確定、數據加工交易等,都要符合法律規定和監管規則。

肖鋼還強調,金融必須持牌經營。“科技歸科技,金融歸金融。科技公司做金融,需要領取牌照,按照金融機構監管的原則來履行職責,所有的金融活動和行爲都要納入監管。” 肖鋼說。

肖鋼還談到,堅持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監管部門一方面支持創新,比如說監管部門推出的監管沙盒的試點,就是一個重要的制度安排。同時也需要圈定一個範圍,讓風險可控。

此外,《報告》還首次發佈了由CF40學術顧問、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許憲春領銜編制的“中國智能金融發展指數”。該指數研究指出,我國地區間智能金融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少數省市拉高全國平均水平;智能金融十強地區東部沿海省份佔八個,北京位列全國第一,上海、江蘇、天津等沿海省份緊隨其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