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心硬着陸!“末日博士”警告:美國經濟恐陷入滯脹 或致債務危機股市崩盤

來源:FX168

越來越多的人認爲,美國經濟面臨的通脹壓力和增長挑戰,在很大程度上是暫時性的供應瓶頸造成的,這種瓶頸將在適當時候得到緩解。但是有很多理由認爲樂觀主義者將會失望。

幾個月來,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美國紐約大學經濟學家魯賓尼(Nouriel Roubini)一直在警告,當前持續寬鬆的貨幣、信貸和財政政策組合,將過度刺激總需求,導致通脹過熱。使問題更加複雜的是,中期的負面供應衝擊將降低潛在增長,增加生產成本。這些供求動態結合起來,可能會導致1970年代式的滯脹(衰退期間通脹上升),最終甚至會導致嚴重的債務危機。

直到最近,魯賓尼還更關注中期風險。“但現在可以證明,“溫和的”滯脹已經開始了。美國和許多發達經濟體的通脹率正在上升,儘管實施了大規模的貨幣、信貸和財政刺激,經濟增長卻在急劇放緩。”

人們普遍認爲,美國、中國、歐洲和其他主要經濟體的增長放緩是勞動力和商品市場供應瓶頸的結果。華爾街分析師和政策制定者樂觀地認爲,這種溫和的滯脹將是暫時的,只會在供應瓶頸出現時持續。

魯賓尼說:“事實上,今年夏天的迷你滯脹背後有多種因素。首先,Delta變體暫時提高了生產成本,降低了產量增長,並限制了勞動力供應。許多工人仍在領取將於9月到期的失業救濟金,他們不願重返工作崗位,尤其是現在delta正在發怒。而那些有孩子的人可能需要呆在家裏,因爲學校關閉,又沒有負擔得起的托兒服務。”

在生產方面,delta中斷了許多服務部門的重新開放,並對全球供應鏈、港口和物流系統造成了衝擊。半導體等關鍵原材料的短缺進一步阻礙了汽車、電子產品和其他耐用消費品的生產,從而推高了通脹。

不過,樂觀主義者堅持認爲,這一切都是暫時的。一旦delta消退,失業福利到期,員工們將回到勞動力市場,生產瓶頸將得到解決,產出增長將加速,核心通脹——目前美國接近4%——將在明年回落到美聯儲2%的目標。

與此同時,在需求方面,人們認爲美聯儲(Fed)和其它央行將開始解除非常規貨幣政策。再加上明年的財政拖累(赤字可能會更低),預計這將降低經濟過熱的風險,並將通脹控制在可控範圍內。到明年,今天的溫和滯脹將讓位於一個令人愉快的金髮姑娘式的結果——強勁的增長和較低的通脹。

但如果這種樂觀看法是錯誤的,而滯脹壓力在今年之後依然存在呢?

魯賓尼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各種通脹指標不僅遠高於目標,而且越來越持久。例如,在美國,剔除波動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通脹率,到今年年底可能仍將接近4%。從拜登(Biden)政府的刺激計劃以及疲弱的歐元區經濟體甚至在2022年仍將出現鉅額財政赤字的可能性來看,宏觀政策也可能保持寬鬆。歐洲央行(ECB)和許多其他發達經濟體的央行仍完全致力於在更長時間內繼續實施非常規政策。

魯賓尼認爲,儘管美聯儲正在考慮縮減量化寬鬆(QE),但它可能仍將保持鴿派立場,總體上落後於曲線。和大多數中央銀行一樣,近年來,由於私人和公共債務(佔GDP的比例)的激增,央行陷入了“債務陷阱”。即使通脹保持在高於目標的水平,過早退出量化寬鬆也可能導致債券、信貸和股市崩盤。這將使經濟遭遇硬着陸,可能迫使美聯儲扭轉局面,恢復量化寬鬆。

“畢竟,這是在2018年第四季度至2019年第一季度期間發生的情況,此前美聯儲曾嘗試加息和縮減量化寬鬆。信貸和股票市場暴跌,美聯儲適時地停止了緊縮政策。然後,當美國經濟遭遇貿易戰導致的放緩,並在幾個月後出現溫和的回購市場失靈時,美聯儲完全恢復了降息和(通過後門)推行量化寬鬆,”他說。

魯賓尼指出,這一切發生在新冠疫情全面影響經濟並推動美聯儲和其他央行採取前所未有的非常規貨幣政策之前的整整一年,而各國政府則策劃了自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以來最大的財政赤字。對美聯儲勇氣的真正考驗,將是在經濟放緩和通脹高企之際,市場遭受衝擊的時候。最有可能的是,美聯儲會退縮並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