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033期。1948年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进行期间,我方公布了挑起内战、并且在战争中逞凶,祸害民众的43名国民党头等战犯名单,包含一众文臣武将。这些人都是国民党军政要员,如老蒋、李宗仁、陈诚、白崇禧等人都赫然在列,并且在名单后的评论中明确写到:“国人皆曰可杀”六个字,措辞是极为严厉的。但是在解放战争结束乃至此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名单上的43人并没有一位真正被我方处决,为什么会这样呢?

解放战争中的43名国军“头等战犯”,为什么最终一个都没杀?

首先,既然是头等战犯,那么就会在敌军阵营中具备较高地位、受到严密保护。一个军长、兵团司令指挥几万甚至十几万部队,不是那么容易被击毙或者俘虏的。他们的安全,在1948年12月名单公布之后,仍然有国民党军残余军事力量200多万部队进行保障,并不是很容易受到实质威胁。事实上,在43位头等战犯名单当中,只有一个人最终被我军俘虏(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中将)。那没有被我方俘获的42人(不含起义有功的傅作义、程潜等人),自然就无法进行镇压和相关处理,包括处决等方式,这是一个客观情况。

解放战争中的43名国军“头等战犯”,为什么最终一个都没杀?

其次,从43名战犯名单公布的时间(1948年12月),可以看出我方的这项举措,根本目的并不是要处决所有战犯,而是在战争的特殊阶段,争取加快战争进程、解放全国的一种手段。这个名单一出,便是向全国军民高调展示出,我军已经在解放战争中处于战略优势、军事优势,国军败亡只是时间问题了。因为只有在这种前提之下,处于明显优势的一方才会公布将要制裁的敌军高级将领名单,同时也让民众更加清楚地看清内战真相,积极拥护我党我军,大大加快解放进程。

解放战争中的43名国军“头等战犯”,为什么最终一个都没杀?

第三,没有任何明确说法指出,战犯名单上的人一定要被处决。“皆曰可杀”,直观意思只是说他们犯过的罪行严重,但并不是一种最终的判决结果,这也是我方措辞严谨、逻辑缜密的一种体现。因为在解放战争之前还爆发了抗日战争,再早之前还有北伐战争,这些战争是正义的,很多资深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参与到其中,还是有一定的客观贡献,不能够将他们在解放战争中的罪责一概而论,未经审判直接处决。

解放战争中的43名国军“头等战犯”,为什么最终一个都没杀?

第四点原因,则是客观历史进程的变化因素。众所周知在解放战争末期,我军完全压制住了国民党军残余势力,本有望在1950年前后完全解放全国领土,包括台湾岛在内。但由于国际形势的快速变化,导致三野渡海作战有了很大的难度,台湾问题被搁置起来。有六十多万国民党军残部以及占相对优势的海空军力量仍然在台湾岛内盘踞。这种情况下,镇压反革命和统战工作需要同步进行,而不能单纯地依靠镇压和处决的方式来达成。

解放战争中的43名国军“头等战犯”,为什么最终一个都没杀?

从宏观角度上来说,像提前特赦杜聿明这样的案例,可以成为我方优待俘虏、胸襟博大的证明,更有利于争取国际舆论和统战工作的主动权。这是我方全面看待历史、争取和平方式实现统一的有力手段。因此大批国军战俘都是在集中改造一段时间后重返社会,并给予一定的工作和生活安置,使他们在祖国统一过程中发挥出更多积极的作用,这又是我方的一个充满智慧的举措。政策是因时而变的,上了头等战犯名单,也未必一定要处决。事实上在全国解放前就死去的战犯,只有老蒋的“智囊”戴季陶,但他并没有被我军俘获,而是主动自尽的。

解放战争中的43名国军“头等战犯”,为什么最终一个都没杀?

因此,尽管在解放战争末期,我方公开发布了国军的头等战犯名单,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位名单上的战犯最终遭到我方的处决。他们的人生结局多种多样:有在台湾终老的,也有在海外离世的,甚至也有重返大陆并不再受到追究的,如卫立煌、翁文灏、李宗仁等人;而像傅作义、程潜两位国军上将,本来就没有离开大陆,而是选择了起义的道路,后来更是在政府当中取得了较高的职位,为新中国建设做了自己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