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亞洲時報》網站8月31日發文稱,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羣對朝鮮半島的訪問已經開始,但並沒有引起什麼大的“響動”。

文章稱,在中國作爲全球經濟引擎推動世界從新冠疫情復甦之際,英國在東亞水域的“炮艦外交”比其部署在地中海和黑海的階段要謹慎得多。倫敦和首爾似乎都比他們的共同盟友華盛頓更不願意激怒北京,華盛頓上週派兩艘船穿越具有戰略意義的臺灣海峽,引起北京的不滿。

文章認爲,在此背景下,新冠疫情可能爲雙方提供了一個面子問題的解決方案:英國航母打擊羣停靠韓國港口的計劃已被取消,演習也低調進行。

更不尋常的是,無論是這個航母打擊羣搭載的美軍部隊還是駐紮在韓國的美軍部隊,卻都沒有參加演習。

據文章稱,“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的高調航行在英國被譽爲“脫歐”後新的“全球英國”在世界範圍的力量展示。英國政府表示:“英國航母打擊羣在印太地區的存在有力證明了英國致力於深化該地區的外交、經濟和安全關係。”

在該地區,航母打擊羣與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美國的海軍進行了演習,並訪問了關島。然而,英國領導的多國船隊的航行因西方軍隊的巨大恥辱而黯然失色:喀布爾在經歷了20年的衝突後落入塔利班手中。

這個航母打擊羣由9艘艦艇、32架飛機和1艘潛艇組成,配備3700名水手、飛行員和海軍陸戰隊員。美國和荷蘭軍艦在航母的護航艦隊中,甲板上的部分F35屬於美國軍隊。

在黑海,該戰鬥羣的一艘英國驅逐艦在俄羅斯控制的克里米亞海岸附近進行了“航行自由演習”,但到了東亞水域表現得更加謹慎。英國對一個既是地區霸權又是經濟超級大國的國家的明顯謹慎反映在如今航母打擊羣所訪問的國家中。

在這方面,《亞洲時報》瞭解到,在航母羣到訪之前,韓國國防部與總統青瓦臺之間存在爭執。雖然韓國軍方官員一直熱衷於通過港口停靠近距離觀察這艘新航母,並且有希望在陸地上進行聯合演習,但青瓦臺的態度一直不冷不熱,在這種情況下,新冠疫情這個理由看起來很方便。

文章稱,英國和韓國的這次海軍演習於週一開始,並將在半島東南部的釜山附近持續到週三,其位置看起來很精明。文章認爲,假如在韓國城市平澤西海岸港口附近的黃海進行這場演習,對中國和朝鮮來說都是敏感的;同樣,在韓國濟州島附近舉行的演習也可能激怒中國。

《亞洲時報》指出,“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羣的第一次巡航是前往遠東——其最終目的地是日本——這一事實表明英國對這一在經濟和安全方面都具有戰略意義的地區越來越感興趣。

文中提到,英國航母打擊羣的下一個停靠港是面對着中國的日本佐世保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