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陷入尋求短期收益之中,就自然而然的放棄了去看3年、5年的長遠的機會。雖然隱約知道短期與長期的不同就在於一個是小機會,一個是大機會,而人性的盲點容易被眼前的小利潤所吸引,更排斥短期的虧損被眼前的下跌所困惑與迷茫。

這個時候投資市場中的壓力無處不在,在市場恐慌和瘋狂的時候,往往無法保持冷靜。這個時候恐懼與焦慮就會光顧你讓你自顧不暇,心亂如麻。但一段時間過去了,或者突然考慮長遠了,你又會冷靜起來,這個時候的決策纔是有益的,我有這麼一個思路“認爲短期變化其實是市場的情緒變化,所以他不是真的,大多是假象而以,所以對於情緒的假象不要當真,當真就已經被市場愚弄了”我們不要做這樣的傻子。忽略他的價格情緒,只考慮最核心的第一原理------這個企業到底有沒有最好的產品?這個產業到底是不是高速成長?公司未來的利潤會不會大幅提高?他們有沒有在用心研發與發展?…… 只把精力專注在這些問題上,其他的事對我們來說沒有辦法知道也不是重要的問題,終有一天市場一定會狠狠的獎勵那些用心做事志在長遠的好企業。

有一個很好的案例:晚清名臣張之洞在修建盧漢鐵路時提出了“儲鐵宜急,勘路宜緩,開工宜遲,竣工宜速”的指導原則,這句話用來形容克服短期投機的心態尤爲貼切。打基礎的事應該着急,把自己的核心能力趕緊儲備起來,而真正看項目做決策時則應該想得透徹和長遠,在關鍵時候再出手,一旦出手就全力以赴。相反,注重短期機會心態則是不管儲鐵是否完備,就勘路開工蜂擁而上,結果會自顧不暇、手忙腳亂。所以,拒絕短期機會就是要掌握好投資的“遲速緩急”。等待在投資中是一項極具挑戰又極有價值的事情,有時候需要等待1年,有時候需要等待3、5年。等待也是一種主動,等待不是什麼都不做,保持耐心等待的最好做法就是對無關的事情連想都不要想,一直清楚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爲也。”

要對堅持的事情富有耐心,保持高度專注。壓力往往可以通過專注來消解,

不要去做對自己的核心目標沒有用的事情。迴避短期心態,是投資人最重要修爲實力。

本文作者:

趙旭東,《天下財經》嘉賓,多次蟬聯《當紅不讓》月度冠軍。在短線突擊和公司調研方面都有獨到的方法。

作者觀點僅作爲個人研究成果,不代表本欄目觀點。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