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新浪財經APP,查看更多資訊和大V觀點

原標題:三連跌之後價格強勢反彈,市場炒作美國煉廠“無油可用”

來源:能源研發中心

後市觀點

在經歷了幾天的價格下跌之後,昨天的原油價格強勢上行,布倫特價格最高摸到73美元之上,似乎有一種再次摸前高的衝動。昨天原油價格上漲主要因爲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市場又開始炒作中國的採購需求迴歸,市場都在預期隨着國內檢修的結束,開工率將會有所提升,同時地方煉廠現貨採購需求也將會隨之提升,中國的需求將進一步拉動原油價格上行。但實際情況是,國內的成品油消費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好,同時在配額收緊、出口收緊的情況下,國內市場的採購需求已經不能夠用以往的經驗來進行看待。對於這些問題,我們認爲國內的採購需求會有所提升,但是相較於去年恐怕不會再有如此大的增量。

另一個因素是美國在遭遇颶風之後美國的海上鑽井平臺的恢復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快,一些鑽井平臺的恢復要比之前市場預計的一個周還要更長,因此,供給端確實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另外,颶風之後部分煉廠出現了無油可用的現象,美國煉廠急切地尋找可加工的原油,拜登也指示將調動戰略儲備,這給人一種供給緊張的表現。雖然昨天原油價格強勢上行,但綜合考慮來看,未來兩週油價仍然具有潛在的下行風險,並且颶風的影響仍在發酵短期操作難度較大,因此,我們建議投資者切勿追高,謹慎操作。

每日動態

【1】WTI主力原油期貨收漲0美元,漲幅0%,報69.99美元/桶;布倫特主力原油期貨收跌1.44美元,跌幅2.01%,報73.03美元/桶;INE原油期貨收漲3.6%,報454.7元。

【2】美元指數跌幅0.31%,報92.21;港交所美元兌人民幣跌幅0.11%,報6.4605;美國十年期國債漲幅0.06%,報133.58;道瓊斯工業指數漲幅0.37%,報35443.82。                 

近期要聞

【1】美國8月製造業活動意外增加,但民間就業崗位增幅遠低於預期。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週三公佈的這項調查繼續突顯出工廠在獲取足夠原材料方面繼續面臨問題,最近一波病毒感染,主要是在東南亞,造成的中斷,以及中國的港口擁堵,加劇了這種情況。滿地可銀行資本市場高級經濟學家JenniferLee表示:“美國製造業活動意外增加,但這並沒有改變供應中斷和短缺阻礙更強勁增長的題材。” ISM表示,上月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9.9,7月爲59.5。該指數高於50表明製造業擴張,而製造業在美國經濟中的佔比爲11.9%。路透調查的分析師此前預測8月PMI下降至58.6。儘管受疫苗接種推動,支出正從商品轉向服務,但製造業仍表現不錯。包括計算機和電子產品、化工產品和運輸設備在內的六大製造業都錄得溫和至強勁增長。8月ISM調查中的前瞻性指標新訂單分項指數反彈至66.7,此前連續兩個月下滑。在18個製造業部門中,傢俱及相關產品、機械和電氣設備、家用電器和零部件等14個部門的新訂單出現增長。只有非金屬礦產部門報告下降。⑤數據公佈後,美國股市走高,美元兌一籃子貨幣下跌,美國國債價格漲跌互現。美國8月製造業活動意外增加,但民間就業崗位增幅遠低於預期2/2;ISM調查中衡量供應商向製造商交貨表現的指標在8月進一步放緩,表明交貨速度有所改善。衡量制造業投入價格的指標從7月的85.7降至79.4,爲八個月最低。這一指標在6月創下92.1的紀錄高位。這是通脹可能已經見頂的又一跡象。調查中終衡量工廠就業的指標出現萎縮,並跌至去年11月以來最低。同時,ADP全美就業報告顯示,上月民間就業崗位增加37.4萬個。7月就業崗位增幅被小幅下修至32.6萬個。分析師此前預計8月ADP民間就業崗位增加61.3萬個。ISM製造業就業分項指標和ADP數據對8月的就業增長構成了下行風險。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非農就業報告中8月民間就業崗位可能增加72.8萬個,7月爲增加94.3萬個。疫情已經顛覆了勞動力市場動態,造成勞動力短缺,儘管官方統計有870萬人失業。截至6月底,職位空缺達到創紀錄的1,010萬個。缺乏負擔得起的托兒服務、擔心病毒感染、聯邦政府提供的慷慨失業補貼,以及與疫情相關的退休和職業變化,都被認爲是造成脫節的原因。勞動力短缺導致8月工廠未完成訂單增加。

2】OPEC+維持逐步增加石油產量現有計劃,但上調需求增長預估;OPEC+週三同意堅持其逐步增加石油產量的現有政策,儘管他們上調了2022年的需求預期,且美國持續施壓要求其更快提高產量。7月,OPEC和以俄羅斯爲首的盟國同意逐步削減創紀錄的減產計劃,逐月增加40萬桶/日石油產量。週三的決定意味着OPEC+將在10月份再次向市場增加供應40萬桶/日的原油,此前OPEC已經在9月份多釋出了40萬桶/日。下一次OPEC+會議定於10月4日舉行。OPEC+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儘管新冠大流行的影響繼續帶來一些不確定性,但市場基本面已經加強,隨着復甦加速,經合組織(OECD)國家的石油庫存繼續下跌。”OPEC+專家週二將2022年石油需求增長預測從此前的328萬桶/日上調至420萬桶/日,這爲未來提高產量提供了理據。根據2021年的數據,2022年的前景看起來比較樂觀。OPEC+預計需求將增長595萬桶/日,2020年由於疫情的影響,需求下降了約900萬桶/日,但2021年上半年的需求僅增長了約300萬桶/日。智庫Energy Aspects合夥創始人Amrita Sen稱,“相對於較高的預期,需求令人失望,而且仍然存在阻力,尤其是在亞洲。我們預計需求只會在2022年下半年回升到2019年的水平”。

【3】油價持穩,OPEC+維持逐步增產的現有計劃;油價週三持穩,此前OPEC+同意堅持現有的逐步增加石油產量的政策;OPEC+同意堅持其逐步增加石油產量的現有政策,7月該聯盟同意逐步削減創紀錄的減產計劃,逐月增加40萬桶/日石油產量;OPEC+上調了2022年的需求預期,且面臨美國要求其更快提高產量的壓力。OPEC+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儘管新冠大流行的影響繼續帶來一些不確定性,但市場基本面已經加強,隨着復甦加速,經合組織國家的石油庫存繼續下跌;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表示,OPEC+已經實現了一項移除全球市場過剩石油的目標,保持市場平衡至關重要;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週三公佈,上週汽油庫存意外增加130萬桶,至2.272億桶,預估爲減少160萬桶。新病例數上升可能會在未來幾周抑制美國需求,且夏季駕車旺季結束後,也會出現季節性下降;隨着墨西哥灣沿岸的油氣生產逐步復甦,預計美國原油價格仍將承壓。不過,分析師表示,重啓因颶風艾達而關閉的路易斯安那州煉廠可能需要數週時間。

下載新浪財經APP,查看更多資訊和大V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