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王和:保險的數字化其實不是轉型而是迴歸

“2021中國國際金融科技論壇”於2021年9月3日在北京召開。中國精算協會副會長、原中國人保財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和出席併發言。  

王和表示,我認爲保險的數字化其實不是轉型而是迴歸,我們知道保險的數字化的基因是與生俱來的,我們知道保險存在重要的邏輯基礎是大數法則,是基於對數字的統計分析利用或者精算的基礎上確定這個行業經營的基礎,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個觀點。

第二,我認爲保險的這種數字化基因原來是一種相對初級的階段,它是基於歷史的數據一種靜態的甚至是一種被動地承擔社會風險管理的責任,我通過精算來定價,更多的是當你發生風險之後我來進行風險補償,這是過去這個時代保險經營的一個特徵。但是面向未來不管是保險自身的數字化還是整個社會的數字化都給保險業的未來以重新定義保險數字化或者保險數字邏輯的全新的可能,它具體表現爲傳統保險是一個等量管理的概念,我把社會總的損失進行精算然後進行定價,在所有被保險人之間進行分攤,它是一個等量的概念。但是面向未來在數字化時代,它給了保險行業發揮它正外部性特徵的一次全新的機會,保險可以通過對於社會風險的干預和管理來使整個社會總風險暴露降低,一方面它可以更好地實現自身的經濟利益,更重要的是它能夠爲社會帶來一個巨大的貢獻,保險未來會進入一種減量管理。

原來我們是等量管理的概念,保險是被動消極的事後,而未來保險可以在更積極更事前更主動地參與到社會風險管理當中去,有效降低社會風險的總暴露,實現減量的管理。甚至我們可以講保險未來在整個社會風險治理的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過程中都能夠更好地發揮它應有的作用,這是數字化、科技給保險帶來的無限的想象空間,同時也讓社會對於保險發揮社會風險治理能力有更大的期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