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深改委: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初見成效

文/樊瑞

編輯/朱弢

8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下稱“中央深改委”)召開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的意見》(下稱《意見》)。會議表示,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

這是中央深改委第一次專門討論強化反壟斷議題,上一次討論競爭政策相關議題還是在2016年4月,當時審議通過了《關於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意見》。

中央深改委爲何在此時審議通過《意見》?釋放什麼信號?反壟斷下一步會有哪些動作?

競爭政策已上升爲國家戰略

習近平在主持中央深改委會議時強調,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要從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戰略高度出發,促進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爲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企業創造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好保護消費者權益。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副院長祁歡向《財經》E法指出,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意見》,顯示國家站在頂層設計角度考慮,從國家戰略層面出發,進一步強化了競爭政策的基礎地位,這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彰顯了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競爭政策的決心,“在我國,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和公平競爭審查制度都屬於競爭政策的具體化內容,這次將推進競爭政策上升到國家頂層設計高度,意味着它將在未來發揮更大作用。”祁歡說。

祁歡表示,伴隨平臺經濟的發展,原有的競爭格局被重塑,傳統競爭工具的不足開始顯現,各國都面臨需要修改和完善競爭政策相關立法的局面,整體都呈現強化反壟斷監管的態勢。作爲全球三大反壟斷司法轄區之一,中國也在推進《反壟斷法》的修訂工作。她指出,反壟斷不是要遏制大企業的發展,其核心是要在保護創新、保護競爭,“要處理好反壟斷和創新的平衡,進而更好保護消費者權益”。

從2020年年底開始,中央一再傳遞出強化反壟斷的信號,2021年更是被定調爲反壟斷大年,針對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相關規章制度完善、重大案件執法動作不斷。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諮詢組成員王先林指出,反壟斷既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各國的普遍做法。在他看來,無論是在傳統行業還是在新興的互聯網及平臺經濟領域都有可能形成壟斷,因而都需要通過反壟斷法予以規制。

之所以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呈現出反壟斷不斷強化的趨勢,並且主要集中在平臺經濟領域,是因爲一些超級平臺企業在經營中可能存在諸如侵犯消費者隱私、危害國家安全等社會乃至政治層面的問題。王先林表示,在這樣的背景下,強化反壟斷特別是加強互聯網平臺領域的反壟斷就有着重要意義,“可以說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爲何此時討論反壟斷議題?

近些年來,反壟斷和公平競爭政策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特別是過去的半年裏,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的相關政策已經密集釋放,相關執法也在緊鑼密鼓進行,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那麼,爲何在此時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意見》?王先林告訴《財經》E法,在現有背景下,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需要進一步施行頂層設計,從而解決實踐中的一些問題。

王先林指出,一方面,明確反壟斷和公平競爭政策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地位,既表明國家加強監管和強化反壟斷的決心和態度,也明確了監管規範和促進發展兩手並重的原則,打消不必要的焦慮和誤解,以體現維護競爭與激勵創新的平衡和協調;另一方面,是爲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指明方向,做出安排,提供保障。因此,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意見》,充分表明了國家對反壟斷和公平競爭政策的重視,必將對中國未來的反壟斷、公平競爭政策產生廣泛和深遠影響。

浙江理工大學法學院院長、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組諮詢專家王健對《財經》E法指出,這是中央深改委第一次專門討論強化反壟斷議題,上一次審議競爭政策相關議題還是在五年前,2016年4月,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了《關於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意見》。可以預見的是,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將成爲中國長期推行的競爭政策,強化反壟斷將成爲常態化的優先處理事項。

王健分析,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科技創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領域將是下一階段反壟斷立法、執法的重點,同時還將重視監管效能建設,實現事前事中事後全鏈條全領域監管。

反壟斷與共同富裕有什麼關係?

在武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周圍看來,這次中央深改委會議首次將反壟斷與促進共同富裕的目標聯繫在一起,尤其值得關注。這從另一個側面表明反壟斷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國家戰略高度。周圍指出,在全球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在中國發展市場經濟的要求下,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就顯得尤爲重要。

按照中央部署,到2050年要基本實現共同富裕。8月17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提出“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共同富裕自此被提上議程。

那麼,反壟斷對於共同富裕有什麼意義?周圍表示,共同富裕要通過多次分配才能實現,無論在哪個分配階段,都需要分配主體的共同參與。而完善的競爭政策可以爲各類市場主體提供公平參與競爭、獲取交易機會的可能。此外,反壟斷等競爭政策能夠真正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顯著提高初次分配的質量。他指出,高質量的初次分配會減少處理效率和公平關係時的阻礙,進而爲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奠定良好的基礎。

中央深改委會議還強調,要統籌發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國內和國際,堅持監管規範和促進發展兩手並重、兩手都要硬,明確規則,劃出底線,設置好“紅綠燈”,引導督促企業服從黨的領導,服從和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鼓勵支持企業在促進科技進步、繁榮市場經濟、便利人民生活、參與國際競爭中發揮積極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騰訊和阿里先後就共同富裕表態。

騰訊於8月18日宣佈增加500億元資金,啓動“共同富裕專項計劃”。這是騰訊繼投入500億元啓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戰略後的重大動作。這意味着騰訊在四個月內規劃了多達1000億元,投入相關的社會發展領域。9月2日,阿里宣佈啓動“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動”,將在2025年前累計投入1000億元助力共同富裕。爲促進行動落地,阿里將成立一個專門的常設機構。

此前不久的4月和7月,這兩家互聯網企業分別因“二選一”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和經營者集中問題,受到市場監管總局的反壟斷處罰。

反壟斷機構改革方案正在醞釀

中央深改委會議總結了近期的反壟斷成果,“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初見成效,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穩步向好”。

2021年以來,反壟斷相關領域屢屢爆出重大案件。

4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其停止“二選一”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爲,並對其處以182.28億元罰款。4月26日,市場監管總局對美團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爲立案調查。

7月24日,市場監管總局責令騰訊解除網絡音樂獨家版權,這是第一起針對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採取必要措施恢復市場競爭狀態的案件。

王健對《財經》E法表示,平臺企業反壟斷監管初見成效,但仍需進一步強化。他指出,相關制度仍需要完善和完善。比如,這次中央深改委會議強調,要加快健全市場準入制度、公平競爭審查機制、數字經濟公平競爭監管制度、預防和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制度等。此外,競爭倡導將是實現公平競爭的重要路徑,王健還建議加快建立立體化、全鏈條、全領域的反壟斷監管體系。

充實反壟斷監管力量,已經是箭在弦上。此前,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提到要“充實反壟斷監管力量,增強監管權威性”。

7月底,市場監管總局網站發佈了一則《2021年反壟斷骨幹人才培訓班開班》的消息。消息稱,7月26日上午,2021年反壟斷骨幹人才培訓班舉行開班儀式,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甘霖、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出席。

甘霖在動員講話中稱,本次培訓是市場監管總局成立以來首次舉辦規格高、週期長、覆蓋廣、針對性強的反壟斷集中培訓,要求參加培訓的學員通過四周的集中培訓,提升做好反壟斷工作的本領能力。

該培訓班由市場監管總局主辦,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部門、國家發改委、最高法、公安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統計局、國家知識產權局、證監會、銀保監會、人民銀行等共80餘人參加此次培訓。

反壟斷局局長吳振國出席了8月19日在中國政法大學舉行的結業儀式,他在會上指出,本次培訓體現了總局對反壟斷工作和反壟斷人才培養的重視。吳振國要求培訓人員要立足全局,深刻把握反壟斷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還要學以致用,全力推動反壟斷工作再上新臺階,將學習轉化爲工作成果,“奮力開創反壟斷工作新局面”。

相關知情人士透露,基本上每個省份都派出一名代表參加這次培訓,“這個培訓班的規格史無前例的高,一個月封閉學習的主要目的是讓這些反壟斷骨幹提高認知、加強執法能力和水平”。

除了進行培訓,“充實反壟斷監管力量”或許會在近期迎來實質進展。

2018年的機構改革後,國家層面的反壟斷執法職能集中到了市場監管總局,而反壟斷局目前只有不到50人的編制,相較於歐盟和美國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均超過千人的規模,力量明顯不足。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決策層正在考慮設立級別更高的反壟斷執法機關,“除了機構升級,還會相應增加反壟斷的人員編制”。他還表示,反壟斷機構改革方案可能會在近期公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