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非洲國家又政變了,政局動盪背後有這些原因

新京報訊(記者 陳奕凱)當地時間9月5日,非洲國家幾內亞發生軍事政變。發動政變的幾內亞軍人在首都科納克里街頭開火,衝擊總統府並扣押總統孔戴,佔領國家廣播電視臺,宣佈廢除憲法、解散政府、關閉邊境,成立全國團結和發展委員會(CNRD)並接管權力。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反對政變奪權,呼籲立即釋放孔戴總統。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洪一接受新京報採訪表示,幾內亞政變的情況有待進一步觀察,尚不能斷定發動政變的軍人有能力控制幾內亞全國。

特種部隊扣押總統,解散政府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9月5日上午8時,幾內亞首都科納克里行政和商業區以及總統府所在地卡盧姆區槍聲大作,持續約1個小時。所有的街道都空無一人,在總統府周圍可以看到成羣的士兵。

當天晚些時候,幾內亞特種部隊中校馬馬迪·敦布亞出現在國家電視臺上,他身披幾內亞國旗,身邊圍着全副武裝的士兵。“我們已經解散了政府及其他機構,我們將重寫憲法。”敦布亞說,其部隊已掌握國家政權並扣押總統孔戴。

美國CNN的報道稱,一名幾內亞總統顧問證實了83歲的總統孔戴遭扣押的消息,尚不清楚孔戴具體位於何處。一名幾內亞軍官稱,孔戴人身安全不受威脅,可以獲得醫療護理,並與他的醫生保持聯繫。

9月5日,幾內亞政變軍人成立的全國團結和發展委員會(CNRD)陸續發佈了多份聲明,宣佈幾內亞將在全國範圍內每天20時開始實施宵禁,整個國家由軍隊掌控,原部長、省長、地方長官等由軍官替代。

路透社稱,CNRD在一份聲明中,“邀請”被趕下臺的部長和各機構負責人蔘加6日上午的議會會議。“任何不出席的人都將被視爲‘反叛’。”CNRD在聲明中說。

敦布亞在國家電視臺的講話中表示,政府“管理不善”引發了此次政變,“我們不會再把政治託付給一個人,我們要把政治託付給人民。”

孔戴正位於自己的第三個總統任期。路透社稱,去年10月,孔戴通過修改憲法連任第三個總統任期,引發了反對派的強烈抗議。最近幾周,幾內亞政府大幅增加稅收,並將燃料價格提高了20%,引起公衆不滿。

據法新社報道,駐科納克里的一位匿名西方外交官表示,政變可能是在特種部隊一名高級指揮官被解職後開始的,此舉激怒了一些特種部隊成員,他們進行了反抗。

幾內亞軍事政變發生後,多個國際組織表達關切。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表示,他強烈譴責“任何以武力奪取政府的行爲”,並呼籲立即釋放孔戴。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ECOWAS)主席、加納總統納納·阿庫福-阿多(Nana Akufo-Addo)威脅要實施制裁。非洲聯盟(AU)表示,將緊急召開會議並採取“適當措施”。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我們密切關注幾內亞形勢發展,注意到非盟和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有關表態。中方反對政變奪權,呼籲立即釋放孔戴總統,我們呼籲希望各方保持冷靜剋制,從幾內亞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相關問題,維護其國內和平與穩定。

據央視新聞消息,中國駐幾內亞使館發言人嶽少文表示,中國在幾機構和人員情況總體穩定,暫未受波及。中國駐幾內亞使館提醒在幾公民保持冷靜,暫時不要外出,注意觀察周邊形勢,切實加強安全防範。

非洲爲何軍事政變頻發?

幾內亞共和國位於西非西岸,面積約24.6萬平方公里,人口1310萬,系最不發達國家,經濟以農業、礦業爲主,工業基礎薄弱,糧食不能自給。但該國自然資源極其豐富,鋁、鐵礦儲藏大、品質高,其中鋁礦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一。

幾內亞在歷史上曾是法國殖民地,1958年宣告獨立。幾內亞歷史上曾發生多次軍事政變。上一次軍事政變爲2009年1月,部分軍人發動政變並組建過渡政府。2010年,幾內亞軍方政權宣佈還政於民。

軍事政變在非洲這片大陸並不鮮見。

據BBC報道,今年以來,西非國家馬裏和尼日爾均曾發生軍事政變。

今年5月24日,馬裏軍方發動政變,扣押了過渡總統恩多和總理瓦納,這是馬裏軍方在9個月內第二次發動政變推翻政府。2020年8月18日,馬裏軍方就曾發動政變罷黜了當時的總統凱塔。

今年3月,尼日爾政府表示,在總統就職典禮的前幾天,他們挫敗了一場軍事政變。3月31日,一羣來自附近空軍基地的武裝人員試圖攻佔總統府,遭總統衛隊擊退。

值得一提的是,幾內亞和馬裏爲鄰國,馬裏和尼日爾爲鄰國。

當地時間2021年9月5日,幾內亞首都科納克里,幾內亞發生軍事政變,幾內亞總統孔戴被扣押。圖 /IC photo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洪一表示,今年以來,非洲的政變相對比較多。“受疫情影響,一些非洲國家出現財政困難、民衆不滿、政府對軍隊的控制力下降等問題,多種因素共同促成了軍事政變的發生。”王洪一說。

王洪一認爲,非洲一些國家的軍隊之間存在聯繫,相互支持,可能會導致多個國家相繼出現軍事政變的現象。但具體到某一場軍事政變,原因很複雜,不能一概而論。

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UCF)教授喬納森·鮑威爾和美國肯塔基大學教授克萊頓·泰恩合作研究了非洲1950年至2021年發生的政變。研究發現,這期間非洲共發生了超過200起政變,平均每年近3起。

統計顯示,這200多起政變中,約一半成功奪權,另一半奪權未遂。喬納森·鮑威爾認爲,非洲國傢俱備發生政變的客觀條件,比如貧困和經濟表現不佳。他的研究表明,當一個國家發生了一次政變,往往預示之後會發生更多的政變。

包括幾內亞、馬裏、尼日爾在內的西非國家尤其受到頻繁的政變問題困擾。美國《大西洋月刊》曾刊文稱,西非的動亂原因很複雜,難以總結出一個廣泛性的結論,每一次政變都是特定環境的產物。更爲複雜的是,動亂會滋生新的動亂,動亂會蔓延並跨越國界。

王洪一認爲,部分非洲國家政府在其軍事現代化過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軍隊,再加上這些國家的法治建設比較薄弱,政變者往往不會受到懲罰,政變的成本低,導致了這些國家軍事政變頻發。

王洪一表示,在對非洲國家政變的觀察和研究中可以看到,外國勢力的干預或煽動也是催生政變的一個因素。

“目前國際社會普遍反對軍事政變,軍事政變即使成功,軍政府也很難被國際社會接受。而且軍人治國能力有限,在後續的治國中可能出現困難。這些因素對近年非洲國家的軍事政變形成制約。”王洪一說。

新京報見習記者 陳奕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