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信

钟信,男,1928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码头镇,汉族。1945年8月参加革命,1947年1月入党,1963年3月转业到河北省隆尧县,1978年2月调到房山区交道供销社任支部书记,退休后为房山区城关街道永安西里社区离休干部。2012年,房山区档案馆专门赴钟信老人家里做了采访,本文即由当时老人的口述档案整理而成。

钟 信

我15岁就在北京哈德门大街一个铁匠铺当学徒,经常挨打受气,实在受不了,我就跑出来了。那时我17岁,听说八路军对老百姓好,不欺负穷人,我就萌生了参加八路军的愿望,所以一直向永定河东方向寻找八路军队伍。我于1945年8月在朱家庄找到并参加了涿良苑西区区小队。当时的区长很好,见我穿得破破烂烂,给了我袜子、衬衫等,后来还发给了军装。

不久,我随队转到了大兴,那里驻扎着冀中七十六团,我正式入伍,加入了正规部队。在那里,连长让我们学习夜战、近身战、投掷手榴弹、拼刺刀、爆破等对日斗争的实用作战招数,这些作战技能在一次实战中得到了应用。那是在丰台路口六圈村,我们与当地驻扎的一个日本防空部队进行了面对面的拼刺刀,我的胳臂被刺中,血喷了出来,那时没有缝针、止血条件,就撒了点儿消炎粉,草草包扎起来,至今还留着伤疤。我们此次去了11个人,杀了22个日本鬼子。

1947年1月,我入党了。比起现在,那时候入党简直是太不容易了,是真的要经历重重考验的,要看你是否真正做到了“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不闹”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1947年我即将入党时,正值新樟战役,部队领导要求我完成一个爆破任务,我冒着生命危险,炸毁了敌人的炮楼,顺利填写了入党的表格。1947年5月,我任华北野战军七纵队二十旅五十八团二营四连三排八班长,同年八月调到二营机炮排任副班长,1948年12月调二营四连三排任班长。

解放后我一直留在部队。1951年,我被抽下来训练炮兵,调往华北军区独立二团一营机炮连,先任排长,后任连副指导员。

1951年2月15日,我进入洛阳第八步兵学校政治营做学员,在此学习政治、军事和文化,我从文盲变成了具备一定知识的军人。1955年3月7日,我被调往六十六军197师590团炮兵营重炮连任指导员。

钟信在解放军洛阳步兵学校学习时的毕业证书

回忆起我的一生,从17岁投奔革命开始,我的青春岁月都是在军队中度过的。在党的熏陶下,在军队大家庭里,我学习、成长,成为了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和经历丰富的军人。

离开军队后,1963年3月,我转业到河北省隆尧县棉麻公司任公司经理,1978年2月调到房山区交道供销社任支部书记。我一生坚持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以“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为具体要求,从思想上、作风上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在房山区,像钟信老人这样在艰苦的岁月参军,在党的教育下,在军队的大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军人,还有很多。他们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不怕牺牲,战争结束后转业到地方工作,继续发愤图强拼搏争先,为建设房山出力流汗,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他们朴实纯粹,不要名不争利,是当之无愧的共产党员的楷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