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

人類從未停止對星辰大海的探索

作爲人類的“太空家園”

空間站對於開展多領域空間科學實驗

和技術試驗、空間應用

乃至探索宇宙都意義非凡

航天員和飛船

身處在宇宙中時

很可能會遇到一些

危險的“不速之客”

其中就包括

空間天氣

那麼問題來了

空間天氣包括關注太空的溫度嗎?

飛船在太空中會受到哪些空間天氣影響?

航天員出艙需要看“空間天氣預報”嗎?

1

太陽打個“噴嚏”,地球就“感冒”?

1859年9月1日,英國天文學家理查·卡林頓在觀測太陽黑子時發現其周圍突然出現極爲明亮的條狀白光。數分鐘後,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和基烏天文臺都監測到地磁場的劇烈波動。17個半小時後,地磁波動強度“爆表”。


空間天氣示意圖

同時,全球多地電報臺站的發報機在閃着火花,而平時一般只在南北極地區才能見到的極光,一直延伸到了古巴和夏威夷。這就是人類遇到的最強空間天氣太陽風暴——“卡林頓事件”。


美輪美奐的極光也是由空間天氣引起的

美國有報告稱,40%的航天器故障與空間天氣有關。與地球上陰、晴、雨、雪、幹、溼等天氣一樣,空間天氣也有“風”“雨”等現象。不同的是,空間天氣中的“風”是高速運動的等離子體流,而不像地球上是流動的空氣團;空間天氣中的“雨”,也是由磁層沉降的帶電粒子組成,而不是地球上雲霧凝聚成的大小水滴。

而太陽正是所有空間天氣現象的“始作俑者”。

太陽的外層大氣從太陽表面噴出,形成充盈整個太陽系的太陽風,地球就浸泡其間,只不過有地球磁場作爲天然屏障,我們才得以生存。


太陽風是從太陽上層大氣射出的超聲速等離子體帶電粒子流

太陽不僅會“刮”太陽風,偶爾還會“爆發”一下,來一場太陽風暴。一次太陽風暴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0萬至100萬次強火山爆發或上百億枚百噸級氫彈的爆炸效果。


太陽黑子

總之,太陽活動會導致太陽風和地球空間環境產生各種變化,從刺眼的耀斑到讓信鴿迷路的磁暴,從“暴脾氣”的高能帶電粒子流到威力驚人的“太陽海嘯”——日冕物質拋射,這些都是航天器可能會碰到的危險因子。


不同波長下五彩繽紛的太陽耀斑

2

如何與冷血的“黑暗之手”對抗?

7月4日,神舟十二號乘組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身着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先後從天和核心艙節點艙成功出艙。


7月4日,實拍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屏中國空間站航天員首次出艙

艙外與艙內的環境截然不同。出艙後,航天員就進入一片“危險之地”。

國際航空聯合會將100公里的高度定義爲大氣層和太空的界線,即“卡門線”,“卡門線”之外的部分稱爲太空。

太空是一個接近真空的環境,沒有物質分子的運動,熱量很難進行傳導,因此空間溫度極低。通過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進行測量,科學家計算出太空的平均溫度爲-270℃左右。

如果航天員不穿航天服就走出艙外,後果非常可怕。由於沒有氧氣和外部氣壓,人類在15 秒甚至更短時間內就會昏迷,血液和體液會“沸騰”,組織和器官會膨脹,不僅會遭受極端溫差帶來的傷害,還可能受到宇宙射線、帶電粒子的攻擊,以及高速移動的微小塵埃、岩石(微流星體)或空間碎片帶來的撞擊。


空間天氣對地球及衛星產生影響示意圖

那麼空間環境的變化對飛行器的影響又有多大呢?

影響低軌道飛行器運行安全的軌道空間環境主要是大氣環境、高能輻射環境等。當太陽輻射突然增強或者發生地磁暴時,高層大氣密度會迅速上升,導致低軌道上航天器的阻力增加,從而改變航天器的正常運行軌道,增大航天器定軌和軌道預測的誤差。

除高層大氣阻力影響航天器的軌道和壽命外,還有這些因素也會帶來破壞——

原子氧剝蝕破壞航天器材料; 出現在地球附近的微小流星體,以及來自各種航天器並不斷積累的空間碎片等,會以各種方式威脅空間站的安全; 高能帶電粒子的轟擊,可導致“單粒子事件”和星載材料、器件的性能衰退,太陽能電池輸出功率下降; 等離子體能引起航天器表面帶電,嚴重時電位可高達2萬伏,放電時的強電流可導致航天器徹底報廢,放電發出的電磁輻射也會干擾航天器的工作; 太陽發出的紫外輻射、X射線等高能電磁輻射,使高層大氣溫度增加,改變航天器表面材料的特性,增加大氣阻力,使航天器提前隕落……

3

航天員出門要“看天”嗎?

還沒完!休息5秒鐘,插播一則廣告

新 品 上 架

(成人款)超值包郵

在地球周圍有一個名爲“範·艾倫輻射帶”的空間區域,它大致分成1500~5000公里和13000~20000公里的高度範圍,在有空間天氣擾動的時候還會向上向下擴張。這一區域有能量非常高、密度也非常大的帶電粒子,對在其中飛行的飛行器和人體傷害很大。


範·艾倫輻射帶

爲此,綜合考量發射成本、觀測需求,以及航天員的健康和飛行器、儀器設備的安全等因素,科學家一般把空間站飛行的高度設定在400公里附近。目前仍在軌運行的國際空間站和我國正在建造的空間站都處於這一高度附近。

然而,在太陽活動爆發期,空間輻射大大增強,航天器及航天員都面臨嚴峻考驗。在2006年12月的一次較強太陽活動爆發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就曾緊急命令正在太空行走的航天員進入空間站,以躲避可能造成的傷害。


輻射帶對地球及衛星產生影響示意圖

因此,爲了最大限度地減弱空間輻射,選擇合理的出艙時機就變得很重要。這時,一份監測空間環境變化的天氣預報就必不可少。

對太陽輻射、太陽質子事件(太陽爆發活動產生的高能帶電粒子流)、地磁暴等空間環境要素進行監測、預報和影響分析,評估空間環境變化對空間站可能帶來的威脅,可協助空間站系統和航天員及時規避未知的空間環境危害。

需要注意的是,受太陽活動影響,地球周圍空間環境狀態在不斷變化。太陽活動既有長至11年週期的變化,也有短短十幾分鐘的爆發。要準確預報空間環境,需要參考的要素和數據有很多,加之空間環境的擾動過程非常複雜,所以預報難度要遠遠大於普通的天氣預報。


空間天氣

近年來,我國空間天氣預報業務能力有了長足進步。

  • 我國已經具備對太陽活動、行星際、磁層、電離層、中高層大氣等日地空間關鍵區域的關鍵要素做出長期、中期、短期預報以及預警的能力;

  • 具備自動化與人工干預相結合的綜合數據分析能力,以及初步的定量化分析能力與模式預報能力;

  • 形成了系列化預報產品,可定期發佈空間天氣日報、週報、月報和年報等常規預報產品;

  • 可根據空間天氣狀況不定期發佈警報,以及根據用戶需求開發定製專屬產品,關鍵空間天氣參數的預報準確率與國際水平相當。


中國空間站在軌運行效果圖

如今

每一個半小時

天和核心艙都會從我們上空經過

如果天比較黑,同時它又被

陽光照亮

我們就能看見它的身影

仰望星空

我們會知道

自己紮實做好的每一件事

也許都能爲追逐夢想

插上那雙翅膀

來源/中國氣象微信公衆號

文/吳鵬、盧健

圖/央視新聞、歐洲空間局、NASA、NOAA等

編輯/楊斯爽

審覈/楊潔

監製/曹曉勇

本文轉載自/中國航天科普

本文轉載自公衆號:中國氣象

注: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此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協商或刪除內容!

風上風雲|雲端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