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限期解除屏蔽網址鏈接!工信部召開行政指導會,阿里、騰訊等企業參會

互聯網行業互聯互通或迎來實質性推進。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多方渠道獲悉,9月9日下午,工信部有關業務部門召開了“屏蔽網址鏈接問題行政指導會”。

會上,工信部提出有關即時通信軟件的合規標準,要求限期內各平臺必須按標準解除屏蔽,否則將依法採取處置措施。

當天參會的企業包括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百度、華爲、小米陌陌、360、網易等。

業內人士稱,工信部提出的相關合規標準,有助於維護用戶合法權益,營造開放包容、公平競爭的生態環境,夯實互聯網行業長遠發展基礎。

其實,官方對互聯網行業互聯互通的態度早有顯現。7月26日消息,工信部在前期APP專項整治的基礎上,進一步梳理互聯網行業社會關注度高、影響面廣、羣衆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決定開展互聯網行業專項整治行動。

專項整治行動聚焦8類問題,在擾亂市場秩序方面,重點整治惡意屏蔽網址鏈接和干擾其他企業產品或服務運行等問題,包括無正當理由限制其他網址鏈接的正常訪問、實施歧視性屏蔽措施等場景。

綜合多方消息來看,互聯網行業的互聯互通將有實質性推進,“開放”或將再次成爲互聯網的題中之義。

南開大學競爭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學院教授陳兵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些年來,我國平臺經濟生態由早期的“開放”轉向“封閉”,以某些主導的平臺經營者爲代表,其已經或正在努力打造一個可以左右用戶對其基礎應用、網頁及核心基礎服務進行訪問的“圍牆”系統,限制用戶訪問或享用其指定或限定的內容、應用或服務。

“自去年底以來,通過政府有效干預與市場有效調節,有望打破主導的平臺企業閉環運行的現狀。”陳兵稱。

南財合規科技研究院持續關注、記錄中國和全球互聯網市場的發展。對於互聯網行業的個人信息保護、數據安全、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等合規議題,持續追蹤報道,期望推動互聯網行業的治理與合規發展。

9月1日,南財合規科技系列論壇——“互聯互通,中國互聯網企業做好準備了嗎”在北京舉辦,多位專家圍繞平臺經濟領域的互聯互通話題展開討論。

會上,多位專家表示,平臺互聯互通有多重利好,但是數據安全風險、協同壟斷、中小企業生存環境擠壓等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也必須納入考量範圍。不同類型的平臺間互聯互通需謹慎,但是也不能因存在風險就停滯不前。需權衡多方利益、考量整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路徑,更新規制理念和方法。

陳兵表示,平臺的互通具有長期向好的願景,其中參與各方大概率都能從中獲得增益。對平臺自身而言,通過吸納第三方平臺的業務,平臺不僅可以進一步充實其生態系統,在其自有流量逼近峯值的情況下,數據的多樣性和質量的提升將有利於數據紅利的發掘,進一步加強算法訓練,提升平臺整體運作效率;對第三方平臺而言,通過共享大平臺的流量和數據,可以幫助其更快完成用戶流量和關鍵數據的積累,實現正向反饋迴路,充分激發市場競爭活力;對消費者用戶而言,平臺的開放增加了其可選擇的業務範圍,且數據共享和互操作也爲使用和切換平臺提供了便利。

“從整體市場競爭和創新,以及消費者福利看,可以試着在某些業務領域做聯通。目前數據孤單、數據斷供現象日益凸現,值得關注。長期不通,很可能抑制創新,中小企業生存壓力大,過度保護,出現反公地悲劇。”陳兵說。

(作者:王俊 編輯:李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