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在嘉的父親陳本植是名會計師,爲人正直清廉。母親識字不多,卻明事通理,儘管經濟困難,但夫妻二人卻堅持讓每一個孩子上學讀書。一家也算其樂融融。

“我這個名字是我父親起的。‘立本在行人’,我們是在字輩,我取的是嘉。不是家裏的家、是嘉獎的嘉。”——陳在嘉採訪整理

1946年,18歲的陳在嘉考入中正醫學院(現陸軍軍醫大學)。還未曾感受生活帶來的新鮮感,緊張而繁重的學業便壓在了她的肩上。1951年,陳在嘉開始了第6年的實習,這段經歷,使她對“醫生”二字有了懵懂的認識。

“那時候實行24小時負責制及各科室輪轉制度,幾乎所有的科室都輪個遍。”

骨科實習時,每逢手術日的早晨,陳在嘉都會忙着查房、換藥、做化驗、輸液、上手術,往往到下午三四點鐘手術完畢後,她才能喫上當天的第一頓飯。

“最辛苦的是在婦產科。”陳在嘉回憶道,“那時夏天,當時又沒有風扇和空調,產房裏熱得受不了,我們還要穿裏外三層的手術隔離衣。”就在那個夏天,陳在嘉第一次生了痱子。這樣熬了一年,實習終於結束了。

這一年的實習過程雖然辛苦,但陳在嘉卻感受到了取之不盡的快樂。她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更打開了全科的思路。同時,與病人的密切接觸,也讓她生長出重視臨牀病例的職業敏感,而這,對她之後的發展道路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當理想照進現實

1953年,陳在嘉被調往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在北京協和醫院這裏做了一年的臨牀醫生後,陳在嘉愈發覺得需要更深入地學習,於是她開始盤算進入教研室從事科研實驗工作。然而,當時的要求是隻有總住院醫師級別以上的醫生纔可以進入教研室,陳在嘉卻還只是初年的住院醫生。

陳在嘉的上進好學被心腎教研組的黃宛教授得知後,破格讓她進入了教研組,參加缺氧血肺原性心臟病診斷的研究。“能多做一點就能多學一點。”這是陳在嘉當時唯一的想法。於是,她一邊完成病房工作,一邊利用閒暇時間做實驗。課題結束,黃宛教授讓她總結實驗資料並撰寫研究論文。

1955年,陳在嘉的第一篇論文正式發表在《中華內科雜誌》上。當時,第一次寫論文的陳在嘉還掌握不到要領,經黃宛教授指導後,她只用了兩天時間便重新寫好,這讓黃宛教授也大爲喫驚。論文發表之日,陳在嘉除了歡喜,同時更加堅定了自己做科研的選擇。

“黃宛教授每天都是在辦公室看書看到11點、12點纔回去。1956年楊振寧、李政道他們得了諾貝爾獎,那是對黃大夫思想影響很大的,因爲他們原來住在一起。他就說我們也應該好好幹。”

在冠心病領域開拓疆土

1958年,陳在嘉進入阜外醫院。尚未熟悉新環境的她接到了一個新的任務——當時的科主任黃宛決定讓她進行冠心病研究。那時的中國,冠心病很少,主要爲風溼性心臟病。阜外醫院不僅沒有人進行冠心病研究,甚至連基本的診斷標準都沒有。

陳在嘉對我們有過這樣的表述“50年代中國醫學科學院白希清副院長就判斷,雖然當時冠心病在中國很少見,但將來,冠心病一定會是中國心臟病第一位,心內科一定要把研究冠心病作爲重點。”

研究冠心病需要陳在嘉非同一般的決心。她從大量的實驗中去尋得冠心病的規律並根據一個個臨牀案例抽絲剝繭,加以研究。日復一日,她每天早上7點準時出現在醫院,馬不停蹄地查房、出門診、做實驗。晚上下班後總有測算、會議在等着她。有時工作到太晚她乾脆不回家,睡在辦公室。總之,方向確立了,陳在嘉那義無反顧的熱情又怎會缺乏呢?

在陳在嘉和團隊的努力下,幾年後,他們向全國心血管第一次學術會議提交了冠心病的第一版診斷標準。這標誌着在冠心病診治領域,中國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

長期和病人的共處讓陳在嘉真切體會到了患者的痛苦。同時她的心裏又產生了另一種清晰的認知。她說臨牀案例如同毛線球的一頭,追根溯源,另一頭連接的可能就是本質。陳在嘉像愛惜生命一樣重視臨牀發現。“你發現了問題你纔會去解決問題。你必須從臨牀看到現象,不是從文獻中來到文獻中去。”

陳在嘉發現,臨牀中有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發病急驟兇猛,而有些人則相對緩和,甚至有的患者發病症狀並不明顯。爲了解開心中的疑惑,陳在嘉翻閱了100多例冠心病病例屍檢報告,發現不少病例的冠狀動脈有新鮮血栓。她不肯放下任何蛛絲馬跡,找到了病理科陳國芬醫師。她要找到一個真相,一件已經在西方國家爭論了很久的事情——血栓是心肌梗死的因還是果?

沒有其它手段,那時醫者只能靠屍檢進行驗證。

陳在嘉不斷爭取着,她用孫中山先生的事蹟說服患者家屬“我們說像孫中山先生他都做屍檢了,他的肝臟原來一直擱在北京協和醫院。對於他本人已經沒有太大幫助了,但對今後的病人會有很大的好處。”

通過大量的屍檢,陳在嘉觀察到冠狀動脈血栓處粥樣斑塊大多都有破裂或出血,因而直接證明了血栓是導致心肌梗塞的原因而非結果。這一認識不僅早於歐美各國,更是從理論上直接推動了溶拴治療的發展。

之後,她再也沒有停下科研的腳步。1985年,她與放射科協作在全國率先開展了急性心肌梗死冠狀動脈內溶栓治療。1986年,陳在嘉領導“八五”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研究攻關課題,參加醫院共37家……1974年荷蘭第四屆世界心臟起搏會議,1976年日本第五屆心臟起搏會議……這些重大的國際會議上都有陳在嘉的身影。

留人才不遺餘力

在進行科研的同時,陳在嘉又給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她要爲祖國留下一批冠心病領域的人才。

在病人眼中,陳在嘉無疑是位和藹親切的醫生,但是在學生眼中,陳在嘉卻是一位出了名的嚴師。“學生們都挺怕我的。”她的笑容讓人無法聯想到她在臨牀教學中的嚴厲:對於學生的論文,陳在嘉總是逐字逐句嚴格把關,自己的學生決不允許出現弄虛作假現象。每次查房時,她都會抽查年輕大夫對患者病情的瞭解情況。她還時常叫上病房裏其他年輕醫生一起聽講,要求學生多觀察、多閱讀、多思考,常去圖書館。

自1978年以來,陳在嘉共培養了17名研究生和多位年輕醫生,絕大部分成爲中青年優秀科研骨幹,也組建和擴大了冠心病研究團隊,新生的團隊會帶來新生的力量,使冠心病研究工作不斷向前。

如今的她雖已93歲高齡,但仍在關注着冠心病的最新發展。

更多關乎民族大業、救治大任的故事,敬請關注BTV生活頻道6月26日起每週六1945播出的25集大型紀錄片《共和國醫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