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當你早晨開車上班時,秩序井然的車流是否令你心情舒暢?當你傍晚買菜時,乾淨整潔的菜市場是否令你心情愉悅?當你晚飯後散步時,一塵不染的花園街道是否令你心情放鬆?……文明令人幸福,城市生活的點點滴滴構成了我們的幸福感。隨着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如火如荼地開展,石景山市民羣衆的生活正變得越來越美好。

和諧交通爲生活添彩

我國已進入汽車社會,汽車保有量逐年攀升,而一些交通參與者文明素養不高,闖紅燈、亂穿馬路、車輛亂停放、不禮讓斑馬線行人、翻越隔離護欄等行爲層出不窮,不但加劇交通混亂,也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一個城市是否文明,交通狀況是一個很直觀的指標。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過程中,石景山充分發揮文明引導員作用,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主動認領路口,在早晚高峯期間參與文明交通引導,勸阻不文明行爲。通過多措並舉、狠下功夫治理後,石景山主要路口行人有序等紅燈情況,不禮讓斑馬線行人的行爲大爲減少,交通狀況煥然一新,羣衆滿意度大增。

今年6月以來,遵照《北京市文明行爲促進條例》,公共文明引導員在做好本職工作同時,對亂停放在站臺和路口,周邊電動自行車和共享單車進行宣傳引導,並身體力行將這些不按規定停放的車輛搬到指定位置停放,爲公交車順利進站,市民走路安全,乘客上下車提供安全便利條件。

“石景山是個車讓人的城市”。在石景山,行人過斑馬線時,不論是公交車、出租車還是一般社會車輛,普遍會停車等待行人通過。禮讓斑馬線更是成爲文明新風尚,普遍都能做到禮讓行人,主動減速、等待行人通過,交通秩序安全有序,快捷高效。

↑斑馬線前的禮讓,“讓”出了城市的文明和溫暖

更加清晰、規範、標準和明確的道路交通標誌標線無疑讓駕駛員、行人更準確輕鬆識別,有效提高了道路通行環境。

↑嶄新的道路標誌標線也成爲創城路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停車秩序也得到了很大改進。近期,西福村社區將小區內常用自行車進行統一碼放,施劃自行車停車位、機動車停車位等,在小區主次幹道上施劃消防通道並在禁止停車路段安放安全樁。

整潔環境爲生活增色

蘋東市集是石景山區經營面積最大、農產品品類最豐富最齊全的綜合性市場,於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服務周邊20餘個社區,服務半徑覆蓋8萬餘人,市場的建成代替了周邊佔道經營、衛生髒亂差、秩序混亂的馬路市場。走進蘋東市集,敞亮的一樓菜場大廳地面乾淨整潔、功能佈局豐富全面,綠色景觀的裝修風格就像漫步在花卉叢林中一般。“每次來逛咱們這個市場,環境整潔乾淨、攤位分區一目瞭然,主要是這裏的東西新鮮,店員還特熱情,來一趟家裏所有生活需求都解決了,真的能感受到創城帶給咱們老百姓的好處。”家住楊莊的董大爺說。

整潔美觀的宣傳欄、主旨鮮明的手繪牆、生機盎然的社區小廣場、別具風格的景觀小品……近日,經過石景山區創城辦、街道、社區以及第三方專業檢查機構的聯合驗收,石景山有16個社區陸續被授予創城“示範社區”的稱號。環境顏值高,歡聲笑語多,居民素質普遍提升,在這些社區成爲“標配”。

以人爲本讓城市更美好

人以城爲家,城以人爲本。創建文明城區,需要全體市民的支持,只有全體市民齊動手齊參與,城市文明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提升。

↑老舊小區外立面改造完成

↑建築垃圾及時清理

老舊小區經過路面維修、牆體粉刷、綠化美化後,一改往日的“髒、亂、差”,面貌煥然一新,居住環境整潔、舒適、祥和。居民談起小區變化讚不絕口,“現在我們小區規劃了停車位,安置了健身器材。在小區裏散步,心裏特別敞亮。”

↑手語智能終端、低位服務檯、無障礙座位

在石景山區政務服務中心業務窗口,隨處可見爲羣衆着想的細節,讓羣衆真真切切感受到幸福感、獲得感。

目前,石景山共在9個街道,招募“小巷管家”2973名。他們走街進巷,組織開展撿拾垃圾、碼放共享單車、垃圾桶值守、擦拭公共設施、清理小廣告等公益活動,協調、維護街巷、道路、社區內交通秩序和環境秩序,及時發現、協助解決市政設施、環境衛生、門前三包、安全隱患等方面的城市問題。

石景山區的“老街坊”們也在積極參與。他們不僅從自身做起,爭當“石分大人”,還投入桶站值守,督促鄰里共同養成分類習慣。更有人做起社區分類“發明家”,在家中開講廚餘垃圾減量課。這一幕幕全民參與垃圾分類的場景,成爲全區垃圾分類工作中的重要閃光點。在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動下,居民們的垃圾分類習慣已逐漸養成。大家在以實際行動支持創城工作、迎接冬奧盛會。

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既是一次城市的全面“體檢”,也是一次城市的全面升級。隨着文明的腳步越走越快,“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正在變爲現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