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区不断推进文明城区创建的成果。在全区开展设立晾晒区、施划停车位、补植绿化带、装修物料建筑垃圾管理、垃圾分类常态化“五件小事”专项行动服务群众,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激发创城“新动力”。

星城街道垃圾分类回收站

在公园里和周边的路上,随处都能见到分类的垃圾桶、干净长椅和烟头收集器,道路两侧绿化整齐美观,路边的汽车有序地在车位上,经过星城街道的整治,现在的星城街道让人眼前一亮。

星城街道工委书记吴雅静介绍,星城街道多次召开调度会,做好设立晾晒区、施划停车位、补植绿化带、装修物料建筑垃圾管理、垃圾分类常态化管理这关乎百姓日常生活的“五件小事”,让环境更美丽、居民更舒心。截至目前,街道共设立停车位2050个,升级改造37个封闭式垃圾投放桶点,陆续美化治理400余个树坑、投入400个烟头收集器、200组公共晾晒架,清理了516个单元605处杂物、520辆僵尸车。

星城街道四里社区居民陈鹤志说:“现在社区汽车有地方停、垃圾都分好类,整个社区的环境好了,大家都愿意走出家门到外面活动。”

“小事”背后的大决心

“小事”为居民带来了幸福感,而“小事”解决的背后是改变的大决心和上下齐心的努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创城”工作,要求各单位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强化源头治理,在工作中秉承标本兼治的“两手抓”原则:一手抓完善机制,找准病灶治“已病”;另一手要举一反三,对照创建标准治“未病”。通过示范点位,有针对性地打造各类创建样板,确立本区的创建品牌,以点带面推动全区的创建工作。

截至目前,全区共累计设立晾晒区2666组;施划9276个机动车停车位;清理车棚、楼道中的杂物、僵尸车,配置充电设施,规范自行车、电动车停车区域1232个;补植绿化带13360平方米;设置建筑垃圾临时存放点854处;增设垃圾分类桶站1130组、分类驿站130组。

“小事”营造出大参与

“五件小事”的落实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创建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在“五件小事”专项行动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我区趁热打铁,结合首都文明办要求和区级问题检查结果,加强对各乡镇(街道)、行业部门设置公益广告宣传栏、景观小品的统筹督办力度,推进全区的“创城”氛围营造。

8月份以来,我区在主次干道、公交车站、公园广场、公共文化场所共增设宣传栏(橱窗)535块、宣传展板798块、文明提示牌2080块、造型景观18处、景观小品16处,大型宣传海报600平方米,同时,完成42处景观小品设计和18个地铁站公益广告布设方案。此外,我区还以“低碳生活”“文明社区”“文明用餐”“文明诚信”为主题,制作“文文明明”讲文明系列微动画8部,通过户外大屏和区属媒体进行宣传,推进文明风尚融入日常生活。

据统计,自6月份开展“五件小事”专项行动以来,在首都文明办开展的检查中,涉及“五件小事”类问题占“创城”问题总数比重从上半年的19.1%下降至11.6%,相关问题产生的居民反映数量明显减少。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紧扣指标安排落实各项“创城”工作,坚持攻坚克难,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各项问题彻底解决无反弹,为进一步推进文明城区创建打下良好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