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證指數下跌1.42%,報3662.60點,爲8月23日反彈以來的最大日跌幅。深成指跌0.54%,報14626.1點,創業板指漲1.32%,報3236.55點。

Wind數據顯示,兩市連續第40個交易日成交額破萬億,爲1.51萬億元。北向資金淨流出41.28億元。

分析人士表示,上證指數逼近今年以來高點,突破過程不會一蹴而就。同時,本輪反彈指數累計漲幅較大,獲利盤迴吐也會帶來調整壓力。

週期股領跌

今日兩市3267只個股下跌,1154只個股上漲。

行業板塊方面,申萬一級28個行業中,僅有醫藥生物等少數行業上漲,鋼鐵、建築裝飾、有色金屬等跌幅居前。

鋼鐵板塊中,廣大特材、太鋼不鏽方大特鋼跌超7%。

太平洋證券最新研報表示,在鋼鐵板塊中,看好特鋼子板塊。目前我國中高端特鋼佔比約4%左右,與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相差仍較大,我國中高端製造業快速發展,中高端特鋼需求有望迎來較快增長,中高端特鋼企業估值有望進一步提高。從日本、美國的特鋼公司估值來看,多處於15-25倍的較高水平。日本、歐美等特鋼快速發展階段已經過去,而我國中高端特鋼還處於成長期,應當享有一定的估值溢價。

今日“中字頭”基建股普遍跌幅較大。其中,中國中冶跌超9%,中化國際跌超7%,中國中鐵、中國核建、中國鋁業、中國黃金、中國船舶等跌超5%。

西南證券表示,雖然建築行業景氣度走低,但建築工程頭部企業業績增速卻遠超同業,一方面是由於近年來行業集中度提升導致頭部公司訂單高增長,另一方面是因爲頭部企業已完成從承包商向投資型、平臺型公司的轉化,利用自身業務的優勢早已佈局新的利潤突破口。同時多元化及跨地區的經營也使自身抗風險能力大幅提升,建議關注訂單飽滿且估值處於低位的建築央企。

值得注意的是,在週期股普遍回調中,中國石油今日盤中漲幅接近9%,但截至收盤,漲幅收窄至3.82%。不少投資者表示,“中石油魔咒”重出江湖。

三因素阻礙反彈

對於A股後市,市場人士表示,在經濟復甦趨勢未變,流動性中性偏寬鬆的預期下,市場整體向好格局沒有發生變化。但短期而言,市場要想突破前高、創新高,尚有一定難度。

東北證券策略分析師鄧利軍表示,從宏觀、行業及交易層面來看,當前市場環境與去年7月存在以下區別:

宏觀層面:去年7月處於美日歐央行無限制寬鬆下實際利率不斷走低、黃金持續創新高的過程中,同時國內社融、信貸增速等持續好轉;而當前處於美聯儲Taper前,國內多項金融數據回落。

行業層面:首先,去年3月底市場見底到去年7月突破前,上證綜指的上漲主要由醫藥、食品飲料、社服等核心資產相關板塊貢獻;這些板塊的景氣和盈利支撐持續到今年年初,同時無風險利率維持低位,提升這些板塊的估值,去年7月後繼續上漲的動力較強。其次,近期上證綜指上漲主要由電新、有色、鋼鐵等週期相關板塊貢獻,但目前新能源已處高估值,上漲動力更多在上游的小金屬的漲價,多數領漲行業繼續上漲的動力受限。

交易層面:去年7月前市場的回升更多來自於核心資產等少數個股的上漲,全市場風險偏好較低,散戶等情緒資金流入較少,7月大漲後資金才大幅進場;但今年春節後中小盤成長個股表現較強,散戶和融資等情緒資金最近2個月已經大幅流入,後續如果中小個股出現波動,情緒資金面臨負反饋的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