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給“高原戍邊模範營”全體官兵回信,向他們致以誠摯的問候,充分肯定他們5年來出色完成擔負的任務,勉勵他們忠誠履行好衛國戍邊職責,努力爲黨和人民再立新功。

保家衛國是軍人的神聖職責。守衛邊疆使命光榮,任務卻很艱鉅,“高原戍邊模範營”卻做得非常出色。駐地平均海拔4800多米,最低氣溫零下40℃,每年8級以上大風200多天。長期以來,部隊官兵紮根雪域高原,忠實履職盡責,先後9次獲得全國全軍表彰、5次被授予榮譽稱號,湧現出5名一等功臣、44名二等功臣等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個人。2016年8月,習近平簽署中央軍委命令,授予該營“高原戍邊模範營”榮譽稱號。越是艱難困苦,越是堅忍不拔,正如總書記回信中所說的那樣,“大家都是好樣的!”

當兵不易,戍邊官兵更是如此。除了日常艱苦訓練、站崗執勤,邊疆官兵還要面對艱苦的自然條件、艱鉅的守衛任務,需要接受身體、心理、毅力等全方位挑戰,但他們始終默默堅守、任勞任怨,任何時候都不後退半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在祖國最西端、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爾高原上,極度缺氧,寸草不生,靜的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一批一批的邊防戰士毅然決然的走進這裏,把自己的青春都揮灑在了世界之巔。在額爾齊斯河、喀拉蘇河、阿拉克別克河的交匯點,是一掌拍死50只蚊子的世界四大“蚊蟲王國”之一,北灣邊防連官兵每天都要續巡邏四個小時,即使戴上防蚊帽、穿上防護服,還是被盯得滿身是包。海拔1000多米的戈壁地帶,常年乾旱少雨,駐守在這裏的邊防士兵每天都要把脖套當作抵禦粉塵的武器,形象的被稱爲守衛國門的“粉塵衛士”。戍邊軍人以高山爲伍,與藍天爲伴,與碧海相隨,在極端自然條件下巍然挺立、誓死保家衛國,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戍邊官兵的辛苦付出,感天動地,祖國和人民始終牽掛他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貢獻。“今天,我和你們一起執勤站崗。”2014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祖國邊疆的內蒙古阿爾山,冒着零下30多度的嚴寒,頂風踏雪慰問在邊防線上巡邏執勤的官兵,看到戰士們睫毛上都結了冰,關切地詢問每天巡邏多長時間、多少公里?動情地說,“你們爬冰臥雪,爲祖國巡邏放哨,祖國和人民感謝你們!”排雷英雄杜富國失去了雙手雙眼,被授予一等功、感動中國人物、全國自強模範、時代楷模等一系列榮譽稱號。爲國負傷的戍邊英雄團長祁發寶被授予“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爲國捐軀的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保家衛國而犧牲,毫無疑問重於泰山,全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無論什麼年代,軍人始終是負重前行的那一羣人。革命年代,無數優秀中華兒女年紀輕輕就參加革命,年紀輕輕就獻出寶貴的生命。和平年代,我們依然需要一代代熱血青年奔赴邊疆、奔赴最危險的地方,用青春和熱血守護好祖國的每一寸土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