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9月14日電 (郭軍 黃愛弟)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將於10月15日在廣東省廣州市開幕。本屆廣交會首次線上線下同步舉行。記者9月14日從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了解到,中國銀行與廣交會的合作“源遠流長”。從第一屆廣交會開始,雙方攜手六十餘載,期間,見證了廣交會的發展、變遷。

新中國成立之初,隨着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大量建設物資都需要從國外進口,但進口所需的外匯卻很難得到。1957年4月25日,廣州在位於流花路的中蘇友好大廈舉辦了第一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廣交會的成功舉辦,讓國家獲得了急需的外匯,撐起了中國外貿出口的半壁江山。此後歷經半個多世紀的風雨,廣交會從未間斷。

齊聲高歌祝賀廣交會成功舉辦。(資料圖) 廣東中行供圖

中國銀行是中國持續經營時間最久的銀行,在不同歷史時期先後行使中央銀行、國際匯兌銀行、國際貿易專業銀行、國家外匯外貿專業銀行的職能,如今已成爲中國全球化、綜合化程度最高的銀行。

從第一屆廣交會開始,中國銀行攜手相伴六十餘載,見證了廣交會舉辦地的多次遷址,從最初的廣州中蘇友好大廈,到後來的海珠廣場、流花湖和琶洲新址,中國銀行始終相伴相隨,是唯一一家提供不間斷駐點服務的銀行機構。

廣交會僑光路展館。(資料圖) 廣東中行供圖

六十餘載間,廣交會把中國產品遠銷世界各地,貨物出口到哪裏,中國銀行的國際結算就服務到哪裏。從最初的外匯業務擴展到集個人金融、貿易金融、跨境金融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再到爲參展中小企業量身定製跨境投融資、合作、貿易交流一站式服務,範圍不斷擴寬,中國銀行的服務與信譽伴隨着外貿發展的腳步傳遍了世界各地。(完)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