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着陸場預定區域安全着陸,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狀態良好,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於6月17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先後與天和核心艙對接形成組合體,3名航天員進駐核心艙,進行了爲期3個月的駐留,在軌飛行期間進行了2次航天員出艙活動,開展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全程實錄:

14時06分更新

地面搜救回收分隊抵達落點。


13時52分更新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13時45分更新

神舟十二號三名航天員狀態良好。


13時43分更新

返回艙艙門打開。



13時42分更新

建立工作區,多單位協同進行處置。


13時40分更新

搜救人員正在進行現場處置。


13時34分更新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順利着陸。



13時26分更新

神舟十二號航天員報告感覺良好。


13時24分更新

返回艙乘傘降落,距離地面6公里左右,返回艙拋防熱大底。


13時22分更新

返回艙主降落傘打開。


13時20分更新

傘艙蓋打開,先後拉出引導傘、減速傘、主傘。


13時17分更新

返回艙出“黑障區”。


13時15分更新

返回艙進入“黑障區”,地面光學設備捕獲返回艙圖像。



13時10分更新

空中搜救回收分隊到達預定區域。



13時08分更新

推進艙與返回艙已分離。


13時06分更新

軌返分離已完成,即將進行推返分離。


12時59分更新

神舟十二號飛船進入慣性滑行階段。


12時52分更新

神舟十二號返回艙着陸前進行四次落點預報。


12時47分更新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制動結束。

12時45分更新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制動開機。

12時44分更新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第二次調姿到位。


12時43分更新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第一次調姿到位。

延伸閱讀

揭祕:神舟十二號返回要經歷“三道卡”

北京日報客戶端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由軌道艙、返回艙、推進艙三艙構成,是航天員實現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這是神舟載人飛船執行的第七次載人飛行,歷經三個階段從距離地面300多公里的太空穿越大氣,回到地面。

制動飛行和自由滑行階段:開展首次徑向交會對接技術驗證

當3名航天員進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後,飛船開始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分離,從核心艙前向對接口繞飛至後向對接口,再繞飛至徑向對接口。據五院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副總設計師邵立民介紹,這是爲神舟十三號的徑向交會對接進行在軌技術驗證。在返回飛行階段,軌道艙首先與返回艙、推進艙分離,返回艙、推進艙兩艙組合體通過制動減速降低飛行速度,逐漸被地球引力牽引脫離原有飛行軌道,進入自由滑行階段。之後,推進艙和返回艙分離,返回艙以精確計算的再入角度進入地球大氣,推進艙在穿越大氣層時燒燬。

再入大氣層階段:失去通訊的“黑障”時間

神舟十二號返回艙的外形像一個上窄下寬的“大鐘”,通過發動機的姿態調整,以大底朝前的姿態通過升力式返回的方式返回地球。在進入大氣層時,返回艙以數千米每秒的速度與大氣層發生劇烈摩擦,燃起2000多度高溫的火焰。在降落過程中,氣體和返回艙表面被燒蝕的防熱材料發生電離,形成包裹住返回艙的等離子區,使返回艙與外界的無線電通信極大衰減,造成地面與飛船之間的無線電通信中斷,這段時間被稱爲“黑障區”。在這個過程中,地面無法通過任何遙控方式對飛船進行控制,依靠飛行器對狀態進行全自動處理。

着陸階段:多種緩衝手段保證飛船低速着陸

在距離地面40公里左右的高度時,神舟十二號已經基本脫離“黑障區”,當它繼續減速直到距離地面10公里左右時,返回艙上的靜壓高度控制器通過測量大氣壓力來判斷所處高度,並先後打開引導傘、減速傘和主傘,以此保證返回艙以較爲柔和的方式實現多次減速,防止航天員一次受到過大的衝擊力。當飛船即將着陸的瞬間,安裝在返回艙底部的反推發動機進行反向點火,保證返回艙在最後減速至2米每秒以下。與此同時,具有緩衝功能的航天員座椅在着陸前開始自動提升,從而使衝擊的能量被緩衝吸收。五院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總體飛控負責人楊海峯將這個瞬間描述爲“驚心動魄的關鍵時刻”。

對話神舟航天員劉伯明弟弟:哥哥落地後要療養

南方都市報 時隔三個月,乘坐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赴太空“出差”的三位中國航天員將返回地球。9月16日,航天員劉伯明的五弟劉佰福告訴南都記者,全家人都爲哥哥凱旋感到激動高興,準備到時觀看全程直播。不過,由於劉伯明歸來後還需進行數月的恢復療養,“這個中秋節肯定是沒法一起過了,只能期待春節全家團圓。”


6月23日,在天和核心艙執行任務的神舟十二號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右一)、湯洪波。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 攝

太空“出差”三個月,劉伯明最想喫老家的紫花油豆角

南都此前報道,6月17日,55歲的航天員劉伯明等三人乘坐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隨後順利進駐天和核心艙。在前一日的見面會上,劉伯明曾說,“有專業人員的地面支持,有我們乘組三位帥哥的默契配合,我們一定滿懷信心迎接一切挑戰。”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9月16日8時56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實施分離。截至目前,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已在空間站組合體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次飛行任務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撤離後,於北京時間9月16日13時38分,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繞飛及徑向交會試驗,成功驗證了徑向交會技術,爲後續載人飛行任務奠定了重要技術基礎。後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將按計劃再入返回,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即將啓程回到祖國懷抱。


9月1日,在中國空間站,劉伯明用毛筆寫下“理想”二字。神舟十二號的三名航天員把這兩個字作爲開學禮物,送給全國的學生。

9月16日,劉伯明的弟弟劉佰福告訴南都記者,得知哥哥即將凱旋,全家人都感到激動高興。過去的三個月中,家人們都很關注劉伯明在太空的工作生活情況。“我們有個家庭羣,經常會在裏面分享相關的新聞。前幾天還在羣裏傳了哥哥在空間站寫毛筆字的視頻,我妹妹打趣,說他是中國最‘高’的書法家。我們還經常和嫂子微信視頻,她掌握的情況更多些。”

劉伯明的家鄉在黑龍江齊齊哈爾依安縣紅星鄉。此前,在航天員傳回的視頻中,劉伯明曾透露,回到地面後最想喫老家的紫花油豆角,“老好喫了。”劉佰福告訴南都記者,紫花油豆角“只有東北有,南方沒有。在我們這裏,排骨燉豆角是非常好喫的一道菜。”


劉佰福向南都記者展示,這就是劉伯明想喫的“紫花油豆角”。

返回地面後還需恢復療養,家人期待春節可以團聚

此次返程恰逢中秋將至,航天員們能否和家人共度佳節?

對此,劉佰福告訴南都記者,這是哥哥第二次執行載人飛行任務,按照慣例,航天員從太空回到地面後,需要安排隔離恢復療養。“2008年,哥哥執行神舟七號飛行任務回來,光療養也用了一個多月,期間要進行一系列身體檢查與康復訓練。這次任務時間長,估計療養恢復也需要更長的時間,得有一個適應過程。中秋節肯定是沒法一起過了,只能期待春節全家團圓。”


8月20日14時33分,經過約6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密切協同,圓滿完成出艙活動期間全部既定任務,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艙,比原計劃提前了約1小時,空間站階段第二次航天員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新華社記者 田定宇 攝

此次執行太空任務期間,劉伯明金句頻出,被網友稱爲“太空詩人”,調侃“宇宙的盡頭果然在東北”。比如,此前執行出艙任務返回途中,劉伯明就詩興大發,來了段“太空順口溜”,“分享一下出艙感言——漫步太空人不老,中國航天接力跑。”地面工作人員則回覆:“神舟十二號,完成工作非常好。”在接受央視採訪時,劉伯明也調侃道:“東風(着陸場)接我們三個老帥哥!”

劉佰福告訴南都記者,哥哥平日裏也風趣幽默,喜歡和家人開玩笑,“他爲了實現理想喫了很多苦,但心理素質一直很好。”

據央視新聞報道,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將首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着陸場着陸。這次飛船返回艙的着陸點不再是內蒙古四子王旗,而選擇在東風着陸場——在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任務中,東風着陸場作爲載人飛行任務備份着陸場,一直與四子王旗着陸場同步建設。


6月17日,神舟十二號航天員出征儀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這是航天員劉伯明在出徵儀式上敬禮。 新華社記者 琚振華 攝

劉佰福告訴南都記者,儘管這是我國航天員首次在東風着陸場着陸,但他並不爲此感到緊張,“我對哥哥百分之百有信心,也相信國家的航天技術。”

南都此前報道,劉伯明生於1966年9月,1985年6月入伍,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中隊長,安全飛行1050小時,被評爲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入選爲我國首批航天員。2008年9月25日,他與翟志剛、景海鵬共同執行了神舟七號飛行任務,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獲“航天功勳獎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