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果殼

前幾天,我剛和鹿老師聊過“社交牛x症”,果殼編輯就來問我:“老師,能不能給我們講講社交牛x症是怎麼回事啊?”

網絡熱詞發展太快,我都有點跟不上了:還沒來得及解答好多讀者關於“社交恐懼症”的提問呢,“社交牛x症”就轟轟烈烈趕來了……

關於“社牛”和“社恐”,已有一些總結:比起社恐人的不願與人交際、不敢公開發表意見、不想引人注目等特徵,社牛們則在社交方面開朗大膽,和陌生人也能自來熟,願意表現自我,敢於在公共場合做一些吸引關注的行爲,毫不擔心別人異樣的眼神。

舉例來說,在海底撈過生日時,總會有一羣熱情洋溢的員工舉着燈牌圍着你唱“和所有的煩惱說拜拜”,這一幕簡直是社恐人的噩夢;但是社牛人則反其道而行之,他們會主動加入派對,熱忱地與員工相互鞠躬,主動引路,招呼員工一起入座喫飯,自信滿滿地指導現場調度……反客爲主地成爲了海底撈員工的噩夢……

一開始,我對“社交牛x症”尚停留在理解定義,未形成感性認知。

這不巧了嘛,週末逛街時正好看到一個年輕人,一路扭着貓步轉着圈向我們走來,用誇張的肢體動作和語言與周圍人交流,並不時挑選一名幸運路人與他互動,全程無懼路人目光。開始我以爲他在表演節目,但找了半天,並沒有發現附近有攝像機位——

我恍然大悟:“難道,這就是你們老來問我的那個‘社交牛x症’?”

閒話少敘,書歸正傳,現在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和大家聊一聊產生“社交牛x症”的幾種可能性。

社恐與社牛

可能都源於“不自信” 

社交牛x症和社交恐懼症,看起來擁有截然相反的表現,但我認爲,它們是一根藤上結出的兩顆瓜:由於一個人內心的不自信,從而導致的兩種不同狀態

社恐的不自信,會導致自己生怕別人發現自己做得不好,做得不對,或者留下什麼把柄被人掌握,所以就希望別人儘量不要關注到自己

而社牛的不自信,帶來的結果就是:生怕別人不認可自己,所以就使勁展現以圖引起周圍人的關注

其實,在某些條件下,社恐和社牛也可能相互轉化

有些人,小的時候可能是“社牛”,跟誰都自來熟,聊個十分鐘就能家底子都給人交代乾淨,但是由於太過真誠熱情地展現自己,很可能會受到一些傷害,遭到社會的毒打多了,就學會了自我包裹,變成了“社恐”。

也有一些人,一開始可能是社恐,將自己保護得很嚴實,但是可能隨着自己經濟能力、社會地位上升,沒有了以前那麼多的顧慮,於是開始放飛自我,盡情展現。

網絡上熱傳過一張梁朝偉和劉嘉玲參加走秀活動的動圖,特別生動地詮釋了什麼叫“當社恐遇上社交牛x症”:梁朝偉滿臉寫着“好想回家”,而劉嘉玲則是“姐就是女王,自信放光芒”本芒。

身邊00後的小朋友們都表示笑瘋了——但他們可能不知道,年輕時的劉嘉玲並不是這樣的!早期的梁朝偉也不是這樣的!

有點年紀的朋友們可能還記得,梁朝偉出道之初,個性特色是“鬼馬”、“耍寶”,而當年的劉嘉玲初到香港,則是謹小慎微、膽怯內向的樣子,反而是梁朝偉來更多地應付各種場面話。

1993年,兩人一同參加費玉清主持的訪談節目,主持人問劉嘉玲,你有沒有想過,像梁朝偉一樣演戲唱歌雙管齊下?

劉嘉玲的回答是:本來有這個打算,但是見到他當了歌星後,非常非常忙,很多很多應酬;還有我覺得做一名歌星要有很大勇氣,要站在觀衆面前,直接接觸觀衆……(就打退堂鼓了)。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看到了,劉嘉玲不但做了歌手,也在紅毯和秀場上走得風生水起。20多年後,接受媒體採訪時,兩人的形象已和1993年大不同:梁朝偉成了喜歡獨處的藝術家,那些需要與各種人打交道的事務(比如籌辦婚禮、家裏裝修),都由劉嘉玲一手包辦。

這兩位可以算是“社恐”和“社牛”相互轉化比較典型的例子了(但不管他們處於社恐狀態還是社牛狀態,兩人都曾經多次在媒體採訪中表達過自己的自卑)。

另一種可能:

未完成的“去自我中心化” 

除了內心不自信、渴望得到關注,我推測有些人的社交牛x症還有一個可能原因:在成長過程中沒能很好地跨越過“自我中心期”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曾提到過,學齡前(4-6歲)的孩子都會有一個“自我中心期”, 認爲這個世界應該按照自己的需求去運轉;另一位心理學家大衛·埃爾金德(David Elkind)認爲青春期(13-17歲)的孩子則會經歷一個“個人神化期”,認爲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別人特別關注和特別在意。

這兩個時期的共同點就是:都覺得自己就是整個世界的焦點和中心

這就很容易解釋,爲什麼很多小孩子都是自帶“社交牛x症”屬性,比如逢年過節在親戚面前背詩唱歌連表演小品《賣柺》都不帶打怵的;而青春期的孩子也常常會有類似的“社牛”屬性,比如在人越多的地方越願意“人來瘋”式盡情耍寶,所以纔有“人不中二枉少年”的說法。但成年之後,大多數人不會繼續如此(除非工作需要),因爲大多數成年人已經完成了“去自我中心化”這個發展任務,意識到:自己並不是世界的焦點和中心

如果一個人在學齡前沒能很好地度過“自我中心期”,或者在青春期沒能跨越好“個人神化期”(比如,那些在青春期出現自我認同危機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現這個問題),沒能達成這個階段該達成的成長目標“去自我中心化”,那最後結果可能就差不多,都會進入這樣一種心理狀態:想成爲世界中心,渴望讓大家都關注“我”,在之後的生活中,無論是在社交還是其他方面,都希望自己仍然是萬衆矚目的焦點。一旦感受到別人不關注自己,就會開始產生種種“社交牛x症”的行爲,來引起別人的關注。

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在成年早期,也就是青年的時候,很多人既想“社交牛x”又不好意思,所以會發明出很多類似“真心話大冒險”之類的遊戲,來光明正大地展現“社交牛x症”。因爲這個時期的年輕人,正在完成“去自我中心化”的進程當中——去了,又沒完全去掉——所以他們需要一個合理化的藉口,來滿足自己“引起關注”和“成爲焦點”的小願望。

“社交牛x症”

到底好還是不好? 

“社交牛x症”到底好不好,也得分情況來討論。

首先,如果是正常範圍內的、不影響自己和其他人的“社牛”,不僅無可厚非,甚至在很多場景和很多職業中是被需要的,比如在演員、銷售等等一些非常需要自我展現,或者社交性比較強的工作中,社交牛x症是一種很有優勢的技能。

再比如,朋友們一起出去玩,如果當中有一個扮演“開心果”、充當氣氛組的人,那麼聚會可能就不會冷場,多年後大家回想起來還是令人開懷大笑的記憶。所以說,很多生活場景中需要這樣的人。(畫外音:本文作者“叨叨昕”就屬於那種完全沒有存在感的反例,經常有朋友回憶往事的時候問我“那次聚會有你??”)

但是,如果這種“社交牛x症”的症狀,呈現一種病理性的狀態,嚴重到影響到了周圍人和自己的交往,那就要引起重視了——

因爲,有時候,一些心理功能不健全的人也會表現出類似“社交牛x症”的症狀,但外人也許並不知道這是一種精神疾病的症狀、是需要治療的,只是以“社交牛x症”來戲稱,或者一笑了之

比如,一些具備表演型人格的人,他們往往表現高度自我中心,喜歡以高度飽滿的情緒及做作誇張的行爲做自我表演,言行舉止過分戲劇化地引人注意,特別是在一些不恰當的場合自我放任,不爲他人考慮,表現高度自我中心,彷彿隨處都是舞臺,隨時都能開始表演,好像永遠有一束聚光燈追着自己……

又比如,一些雙相情感障礙的患者(或者是輕躁狂的患者),當他們處於躁狂發作時,就可能出現心境高漲、表達欲提高、思維奔逸、精力充沛、莫名自信,感覺自己非常牛x、交際廣泛、社會活動哪兒哪兒都少不了自己……等等“社交牛x症”的表現。

總之,如果是類似上面提到的“呈現一種病理性狀態,嚴重到影響到了社交”的程度,那就要引起重視,最好儘早求助專業人士,比如精神科醫生,再配合以藥物治療、心理諮詢師輔導等等。

可能有人會問:“啊,我是社恐/我是社牛,我是不是有什麼毛病?我xx期沒度過好,我該怎麼辦?”

其實呢,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是完美的,能有幾個人真正做到“什麼xx期都是按照教科書那樣去度過的”呢?還是那句話,只要不對自己/他人/社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就沒毛病。

最後,不管是社恐還是社牛,希望大家都能接納自己的性格,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