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海洋館,肯定很多朋友第一個想到的詞就是

----浪漫。

幽靜的藍色調+可愛的海洋生物,再被偶像劇大肆渲染一下,誒!一個適合談戀愛的好去處就誕生了!

但是在北京海洋館,有這樣一種生物,他們誕生於距今1.4億年的白堊紀,是中國獨有的生物“活化石”。

它們的生命,穿過漫漫歷史長河,來到我們面前。

這些生物的存在,是比海洋館本身還要浪漫的存在。

這就是我國極危保護動物--中華鱘。

厚福的故事

厚福是北京海洋館中華鱘館展缸中最大的一尾,是個小姑娘。

當時厚福爲了從大海迴游長江生下她的小寶寶,被漁船的螺旋槳打傷了尾部,擱淺了。再後來被漁民救起來,送到了長江研究所,做了一系列手術。

我們都知道人生病了最重要的是要喫飯有體力,才能恢復,魚也是一樣的。可是厚福在做完手術之後拒絕進食,怎麼辦呢?

當時長江所對一系列的機構都進行了考察,最後覺得北京海洋館比較適合厚福恢復健康,就把它送了過來,進行術後康復,從此厚福就在海洋館裏安了家。

人們給它取名“厚福”,最開始是是“先後”的“後”,意味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意思。後來又改成了“厚重”的“厚”,希望它福澤深厚,健康快樂的生活。

中華鱘喫什麼?

中華鱘的食物有一個名字,叫做“鱘魚漢堡”。

請各位做好準備,接下來的知識點可能會讓各位覺得自己活得還不如一條魚。

別小看這個綠色的小方塊,這裏面有着非常豐富的營養成分。

有海藻粉、魚肉、蛋白質、瓊脂等等。

最重要的是,每一尾中華鱘都是有編號的,飼養員在餵食的時候,會給每一尾中華鱘準備一個飯盒,相對應他們的編號,每一尾都是不一樣的。

也就是說,每一尾中華鱘的伙食都是私人定製的!

中華鱘靠什麼捕食?

是觸覺。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中華鱘的嘴巴下面長着四根觸鬚,這就相當於是它們的手手。

可以探觸到沙底或者沙子上面的小魚小蝦,鱘魚的嘴就像大漏斗一樣,是可以伸出來的,進食後再縮回去。

極危物種

這個中國特有的從恐龍時期就存在的古老珍稀魚種,在世界紅色名錄中屬於極危物種。

極危”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舉個例子,大熊貓在剛一進入名錄的時候是瀕危,但現在我們國家保護和繁育得比較好,大熊貓現在已經降級爲易危了。目前我國野生的大熊貓統計數量有1800多隻。

除此之外,雪豹是有2000多隻,東北虎有500多隻。

而野生中華鱘,只有百尾左右。它的保護級別和所面臨的生存危機更加嚴峻。我們也希望有朝一日,通過我們的保護,中華鱘的保護等級也可以下降。

除了中華鱘,海洋館裏還有可愛的企鵝糖糖、鯊魚、水母等等,大家在前往北京海洋館遊覽之前,可以先在網上查詢一下海洋館的餵食展演時間和實名制購買門票的要求。

歡迎大家文明參觀,和我們一起保護海洋生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