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江月、實習記者吳笛 報道 上週,避險情緒和節前氣氛成爲港股低迷的主旋律。歐美和亞洲部分股票市場普遍下跌,港股也不例外。從9月13日起,恒生指數結束三週連升,以急跌開盤,前四個交易日狂瀉1538點,直到週五喘定略有回升。全周,恒生指數下跌4.9%或1285.15點,收報於24920.76點;國企指數下跌4.76%,收報於8940.47點;恒生科技指數下跌4.39%,收報於6452.19點。

市場動向上,周內,內地互聯網股監管趨嚴,內房板塊債務避險情緒升溫,澳門博彩股突遭“修法”挑戰。宏觀上,上週美國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出爐,給本週美聯儲議息會議提供決策依據。 

未來兩週假日頗多,令交易時段變窄。本週,港股在週三(9月22日)將因中秋假期休市,而港股通從週一至週三都關閉、週四(9月23日)起才恢復交易。

互聯網板塊缺乏上升動力,依然在觀望監管影響。9月9日,工信部有關業務部門召開“屏蔽網址鏈接問題行政指導會”,要求限期內各平臺按標準解除網址鏈接屏蔽,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百度、網易等企業參會。

在國新辦於9月13日舉行的情況發佈會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加強行政指導、監督檢查,並強化依法處置,最終推動形成互通開放、規範有序、保障安全的互聯網發展的良好環境。 

周內,百度(9888.HK)累跌1.85%,收報於每股159.1港元;阿里巴巴(9988.HK)累跌7.74%,收報於每股154.9港元;騰訊(700.HK)累跌5.76%,收報於每股461.8港元;京東(9618.HK)累跌4.30%,收報於每股307.4港元;網易(9999.HK)累跌6.55%,收報於每股128.7港元;小米(1810.HK)累跌4.56%,收報於每股23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週小米和騰訊繼續進行了連續五天的股票回購,以提振股價、穩定投資者信心。周內,騰訊累計回購113萬股,回購價格區間爲每股445.2港元至482.6港元;截至2021年9月17日,騰訊年內共回購19次,數量達到378.18萬股,約佔已發行股份的0.03941%,耗資約17.7億港元。小米集團上週累計回購3071.4萬股,回購價格區間爲每股22.4港元至23.65港元;截至2021年9月17日,小米年內共回購8428.36萬股,約佔已發行股份的0.34%。

澳門特區政府於上週二(9月14日)舉行修改第16/2001號法律《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公開諮詢新聞發佈會,涉及經營娛樂場幸運博彩批給數量和批給期限,或增加對承批公司監管的法律要求和僱員保障,以及強化對承批公司、博彩中介人及合作人的審查機制等。

在該監管措施影響下,博彩股於上週三集體“跳水”,部分博彩股在週五有所回升,但仍難以扭轉低迷走勢。周內,金沙中國(1928.HK)累跌43.28%,永利澳門(1128.HK)累跌35.45%,美高梅中國(2282.HK)累跌31.3%,銀河娛樂(27.HK)累跌23.81%,澳博控股(880.HK)累跌27.43%,新濠國際發展(200.HK)累跌21.37%元。

面對澳門賭業監管趨嚴,多家大行認爲博彩股前景令人擔憂,但也有投行認爲博彩股超賣。 

美銀證券發表研報認爲,市場或對博彩法修改消息反應過度。該行指出,雖然澳門特區政府諮詢博彩法有些負面,但未如預期般差,澳門博彩業一直是一個受到嚴格監管的行業,相信額外的監管不會破壞股東價值,最重要的問題是賭牌數量尚未確定。

摩根大通發表研報指出,政策信號表明在賭場即將更新賭牌的過程中,監管對資本管理和日常運營的審查將更加嚴格。雖然實際監管和執行水平仍是爭論的焦點,但已令投資者大爲憂慮,足以令博彩股降級。該行下調永利澳門、金沙國際和新濠國際發展評級至“減持”,下調銀河娛樂、澳博控股和美高梅中國評級至“中性”。

高盛發表研報表示,近期福建省報告出現新的DELTA病例引發了人們的擔憂,疊加牌照到期風險引發擔憂,澳門博彩股再受重創。針對今年第三、四季度較低的博彩毛收入預測,高盛將2021年博彩毛收入預測下調至2019年水平的30%。該行認爲,如果2022年首季末之前香港和澳門重新放開,預計博彩毛收入將在2022財年恢復至疫情前64%的水平。 

中國恒大(3333.HK)於9月14日向港交所提交聲明稱,公司6月以來的銷售額持續下滑,預期9月銷售將持續大幅下降,對公司現金流及流動性造成巨大壓力。

公司流動性危機使市場擔憂恒大的償債能力。上週,恒大系集體大跌。中國恒大累跌29.83%,收報於每股2.54港元;恒大汽車(0708.HK)累跌46.21%,收報於每股2.98港元;恒大物業(6666.HK)於上週五回彈12.2%,令周跌幅收窄到2.13%,收報於每股4.6港元。

內房板塊普遍受到影響。周內,融創中國(1918.HK)下跌22.46%,收報於每股14.5港元;碧桂園(2007.HK)下跌15.18%,收報於每股6.97港元;華潤置地(1109.HK)下跌5.94%,收報於每股28.5港元;綠城中國(3900.HK)下跌17.15%,收報於每股10.34港元;中國海外發展(688.HK)下跌7.74%,收報於每股16.1港元。

評級機構惠譽表示,若恒大違約,將加劇房地產商的信用兩極分化,並可能對一些規模較小的銀行造成不利影響,但相信銀行業影響整體可控。惠譽預料,對恒大或其他信貸表現較弱的開發商敞口較高的小型銀行,可能面臨不良貸款大幅增加。

市場對恒大債務危機可能外溢至金融機構的擔憂加劇,導致中國平安(2318.HK)大跌,上週累跌9.17%,收報於每股54.5港元。

中國平安在9月17日晚間回應市場消息稱,對現在頗受市場關注的恒大、藍光發展、泛海控股等房企,平安險資無論是股權還是債權均爲“0敞口”。中國平安表示,其地產投資敞口可控、風險可控。與此同時,該公司所投資的包括碧桂園、中國金茂、旭輝等地產公司在內,所有被投企業都未踩“三條紅線”的紅檔或者橙檔,財務水平相對良好。

上週共有6只新股遞表,4只新股過訊,堃博醫療-B(2216.HK)已結束招股,將於本週五(9月24日)上市,而創勝集團-B(6628.HK)也結束招股、但將在9月29日上市。

在遞交申請書方面,市場較爲關注的有在線音頻平臺喜馬拉雅衝擊港股市場“耳朵經濟第一股”,全產業鏈民營疫苗公司艾美疫苗和介入式心血管裝置公司百心安再度遞交申請表。在港交所過會方面,心臟瓣膜醫療器械獨角獸捍宇醫療、香港米線連鎖店譚仔、和譽-B、安能物流等四家公司通過上市聆訊。

喜馬拉雅成立於2012年,以今年上半年的用戶移動端收聽時長和在線音頻總收入計,喜馬拉雅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音頻平臺。灼識諮詢的調研結果顯示,今年上半年,喜馬拉雅的平均月活用戶爲2.62億,APP的平均月活用戶在中國在線音頻APP中排名第一,用戶收聽時長爲8478億分鐘、佔中國所有在線音頻平臺移動端收聽總時長的70.9%。 

不過,喜馬拉雅的經營財務虧損,令人擔心“流血”上市。招股說明書披露,喜馬拉雅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別實現收入14.8億元、26.98億元、40.76億元,在今年上半年收入25.14億元、按年上升55.5%。然而,該公司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經調整虧損分別也高達7.55億元、7.47億元和5.39億元,今年上半年的經調整虧損額爲3.23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