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精神饼”“泻药饼”“识字月饼”,今年中秋还有哪些让你过目难忘的月饼?

年年岁岁,总有那么一些月饼在互联网的放大下出圈,成为网红。

让我们来盘点一下今年的各种奇葩月饼,顺便聊聊月饼经济。

精神饼、泻药饼

非食品企业的饼最“火”

要说今年公众记忆中,哪款月饼印象最深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食堂监制的月饼礼盒要说第二,没别家敢说第一。

当已经成为网络梗的“宛平南路600号”决定推出印有“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字样的月饼,不管该款月饼卖相、用料、口味如何,也不管广大网友是否真正能够买到,在互联网上都足以成为爆梗,引发猎奇者的追捧,代购、仿制产业链随之催生。

记者在相关平台搜索关键词发现,有网友为朋友赠送了两块“精神饼”感动不已,写下小作文。也有网友在售价翻倍的仿制品商家名下留下各种好评。

好比用魔法打败魔法,月饼江湖,总有更奇葩的月饼来打败奇葩月饼,这同样来自一家非专业食品公司出品的月饼。

知识分享平台知乎为表感谢,中秋节前向多名答主(KOL,头部账号用户)赠送低糖月饼。

岂料,部分受赠者食用后,由于对月饼中添加的过量麦芽糖醇(代糖)不耐受,引起严重腹泻,化身“喷射战士”,很快就有答主将这一体验写进自己的回答中,吃了苦头还透着一丝丝尴尬好笑。

早期有知乎答主为了展示自身社会地位和水平,曾用“谢邀,人在美国,刚下飞机”作为答题的起始句,“谢邀”后在网络上被大量揶揄后成为常用梗。

此番,知乎把“谢邀”变“泻药”,又引发了一场网络狂欢。

上述一正一反的案例似乎也很好证明了,任何行业搞跨界,玩得好是创意,一旦出现瑕疵就变成了笑话。即使作为甲方爸爸,委托食品企业生产小小的月饼,没点行业基础知识,不懂配料表成分,也是会翻车的。

创意元素、地方口味

专业公司拼杀激烈

光有梗,只能饱眼福。满足绝大多数人的中秋口福,还是来自专业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

在烘焙爱好者也能轻松做出月饼的2021年,对于传统厂家而言,打赢“红海行动“同样是围绕着创意两字打转。

盒马工坊联合上海新华传媒推出的生僻字识字月饼,一经推出,广受欢迎。

记者在平台上搜索数次,发现带着新华字典外包装、饼皮上印着生僻字的鲜肉月饼,始终处于一饼难求的状态,让渴(xiang)望(chi)知(yue)识(bing)的记者流下了羡慕的口水。

月饼这种食物,说到底是一种寄托着人们盼望阖家团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深厚情感的仪式感食品。我国地域辽阔,不少地区都有自己专属的月饼口味。上面提到的鲜肉月饼是江浙沪人民的心头好。包着奶皮子、奶豆腐的月饼在牧区以及奶制品爱好者中大有市场。以枣泥、果仁乃至红绿丝传统馅料为主的京式提浆月饼,则让人想起童年的味道。

在这些赛道做得出彩,食品企业依然有光明的未来。

位于上海淮海中路的光明邨,排队人群对它家鲜肉月饼的热爱可能已经跨越了四季。

月饼产品是广州酒家的重要收入和利润来源。去年,广州酒家的月饼系列产品实现营业收入约13.78亿元,产品毛利率为58.37%。

“面包第一股”桃李面包靠着京式月饼等产品,也令其2020年的月饼业务收入达到1.18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1.98%。

今年月饼销售有望超过218亿元

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中国月饼销售额呈上升趋势,从131.8亿元到205.2亿元,预计2021年中国月饼销售额达到218.1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国内的高端月饼市场崛起,月饼行业有高端化、精品化发展的趋势,使得整体月饼价格有所提升,带动销售规模增长。

根据用户调研显示,超四成Z世代尝试过跨界月饼品牌,月饼企业的跨行业合作所推出的限定产品及新元素,更容易受到该群体的追捧。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几年各行各业都在做一些文创类的产品,去展示自身的价值,这是中国消费结构在持续提升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思维以及消费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对一些有文化内涵或比较符合他们自身价值观以及品牌调性的东西都会比较青睐。而在月饼这个同质化竞争程度较高的市场中,不断创新才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