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塑料製品越用越多?快遞包裹上的塑料一層又一層?塑料廢棄物收集困難?這些存在多年的難題將成爲“十四五”期間塑料污染治理的重點。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強調要開展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築起防止塑料向環境泄漏的一道道“堤壩”。

  塑料作爲一種重要的基礎材料,已經廣泛應用於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環境挑戰。塑料本身並不是污染物,塑料污染的本質是塑料垃圾泄漏到土壤、水體等自然環境中且難以降解,帶來視覺污染、土壤破壞、微塑料等環境危害。塑料污染治理是世界性難題,近年來已上升爲全球焦點話題。

  “十四五”期間,圍繞塑料污染治理,《方案》部署了三方面主要任務:一是積極推動塑料生產和使用源頭減量,包括積極推行塑料製品綠色設計、持續推進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減量、科學穩妥推廣塑料替代產品等。二是加快推進塑料廢棄物規範回收利用和處置,包括加強塑料廢棄物規範回收和清運、建立完善農村塑料廢棄物收運處置體系、加大塑料廢棄物再生利用、提升塑料垃圾無害化處置水平等。三是大力開展重點區域塑料垃圾清理整治,有針對性地部署了江河湖海、旅遊景區、農村地區的塑料垃圾清理整治任務。

  目前,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廣、價值低、收集難,是塑料污染治理的難點和痛點。爲此,《方案》明確將從源頭上減少其生產和使用量。

  產品設計生產環節,積極推行塑料製品綠色設計。禁止生產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於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含塑料微珠日化產品等部分危害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產品。減少商品過度包裝,提高材質均一化程度和產品的易循環、易回收性,方便塑料製品使用後的回收和再利用。

  塑料流通消費環節,要推動商品零售、餐飲、住宿等傳統商貿服務領域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一次性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吸管、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的使用減量。督促指導電子商務、外賣等平臺企業和快遞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制定一次性塑料製品減量平臺規則。大幅減少電商商品在寄遞環節的二次包裝,提升快遞包裝標準化、綠色化、循環化水平。

  《方案》同時給出了治理塑料污染的時間表:到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機制運行將更加有效,地方、部門和企業責任有效落實,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回收利用、末端處置全鏈條治理成效更加顯著,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其中,在源頭減量方面,商品零售、電子商務、外賣、快遞、住宿等重點領域不合理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的現象將大幅減少,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到1000萬個。

  在回收處置方面,地級及以上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塑料廢棄物收集轉運效率大幅提高;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80萬噸/日左右,塑料垃圾直接填埋量大幅減少;農膜回收率達到85%,全國地膜殘留量實現零增長。

  垃圾清理方面,重點水域、重點旅遊景區、農村地區的歷史遺留露天塑料垃圾基本清零。塑料垃圾向自然環境泄漏現象將得到有效控制。

原標題:“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出爐——電商快件將告別二次包裝

值班主任:李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