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世界工廠”東莞蝶變:邁向“雙萬城市”,進階先進製造之都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於長洹 東莞報道 今年上半年,在內外部複雜的環境下,“世界工廠”東莞地區生產總值爲5000.11億元,同比增長12.0%,兩年平均增長4.9%,該市有望在2021年邁入萬億GDP俱樂部。

東莞是一座以製造業立市的城市,製造業是東莞的立市之本。在全市GDP構成中,工業佔比超過一半,工業發展向好是東莞經濟發展向好的基礎保證。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邁入“萬億GDP+千萬人口”的“雙萬城市”新起點上,東莞正在尋找自身新的座標。

在即將進入的萬億元GDP新賽道上,東莞將堅持“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的定位不動搖,搶佔戰略性新興產業鏈關鍵核心環節、價值鏈中高端領域,推動東莞經濟再立新柱,着力打造先進製造之都。

數字化賦能“東莞製造”轉型

一直以來,東莞始終保持製造業較高比重,製造業佔比基本穩定在50%左右。近年來,隨着各類要素成本的攀升,東莞的製造業也在積極探索求變,紛紛走上轉型升級之路,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

廣東兆天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功能性面料紡織面料研發生產的企業,作爲一家傳統企業,兆天紡織的總部並不在工業區內,而是隱身於東莞南城的高端寫字樓中。

走入兆天紡織,映入眼簾的是公司自主研發的各類面料產品。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彥敏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我們屬於傳統行業,正是因爲企業在細分市場找準了定位,不斷研發創新,才成功實現了轉型。”

目前,兆天紡織已發展成爲國內功能性內衣面料領域的“隱形冠軍”,約佔國內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更讓人驚訝的是,兆天紡織以行業開拓者的身份橫空出世,還帶動了一批類似企業的轉型升級。

“紡織行業普通面料的平均利潤水平是5%,但我們的產品在終端保持30%以上的毛利,傳統行業也有高成長空間,就看如何挖掘。”李彥敏說,兆天紡織還有着更大的“野心”。“未來打造出紡織行業的樣板工廠,探索精益管理和數字化生產,並將在形成示範效應後向行業複製和輸送,帶動整個行業發展。”

近年來,廣東省掀起了數字化經濟發展的熱潮,這也爲東莞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機遇。當前,東莞正以打造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示範城市爲契機,率先打造全國製造業城市數字化轉型樣板。

在東莞徐記食品有限公司的無人生產車間裏,每個生產環節上的信息都會上傳到雲端,做到對產線上的產品質量、關鍵設備進行實時數據監控,改變了過去手工記錄的作業方式……這是東莞製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生動樣本。

衆多東莞企業嚐到了數字化轉型的甜頭。廣東合通科技通過數字化手段搭建共享工廠產能的“雲工廠”平臺,躍升到全國PCB行業第61名;虎彩印藝打造的“5G智能產線”,較原生產方式提升5倍產能,整線加工成本降低50%,提升5倍訂單接收能力;慕思寢具率先試水數字化戰略,通過直播、短視頻等數字化營銷模式,突破實體店經營瓶頸……

東莞具有深厚的數字產業發展基礎,目前已形成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羣,機械裝備製造業正在向5000億產業集羣挺進,擁有以“三部手機”爲代表的新一代電子信息骨幹企業,還有超過1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對於企業數字化轉型,東莞市也出臺了利好政策大手筆扶持。例如,東莞市工信局不久前出臺《東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關於東莞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的認定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根據該意見稿,東莞將認定一批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推動東莞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新興產業構築未來新動能

除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東莞這座“世界工廠”,也在加快培育新動能。經過多年積累,戰略性新興產業逐漸成爲東莞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

目前東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6385家,數量位居全省第三、全國第九,產值超過1.2萬億元,其中7家高新技術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系教授林江表示,東莞基於數十年的加工製造業的發展,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產業配套、供應鏈、價值鏈體系,這對於東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很有利的。

日前印發的《廣東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中,“點名”了東莞19個重點產業,涵蓋9個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羣、1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具體看,東莞已被明確爲廣東省新一代電子信息、現代輕工紡織、軟件與信息服務、前沿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集羣佈局的核心城市。

爲了培育新動能,東莞正加快佈局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包括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數字經濟等領域,以“一年起好步、三年見成效、五年大發展”爲目標,打造一批千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構築支撐未來發展的新動能。

當前,東莞正以超常規力度實施創新投融資、產業用地、招商引資、資金、人才等綜合配套改革,全力開拓新的支柱產業發展空間,推動東莞經濟再立新柱。東莞提出,統籌60平方公里土地,設立100億元產業引導基金,形成500億元母子基金羣,建設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今年4月,《東莞市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出爐。政策包括鼓勵研發行業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按設備研發或銷售額一定比例給予最高1000萬元資助;對經認定的高層次創新科研團隊和領軍人才,給予最高2000萬元創業資助;構建規模5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基金體系等。

東莞對新興產業的大手筆投入,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的目光。今年5月,在東莞戰略性新興產業招商大會上,全球投資者與東莞簽下了總投資1483億元的大單。

今年上半年,東莞電氣機械及設備製造業、集成電路及關鍵元器件、智能裝備製造、新能源、生物製藥等新興行業,產值分別增長27.4%、24.1%、25.8%、25.8%、44.1%。東莞經濟再立新柱取得顯著成效。

林江表示,通過新技術、新模式升級優勢產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讓東莞能快速探索出突圍的發展路徑。藉助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契機,東莞將再造新產業鏈、新供應鏈和新價值鏈,從而爲挺進“萬億俱樂部”營造環境和條件。

加快打造先進製造之都

不久前,2021年中國城市科技創新指數顯示,東莞效率指數排名前五,成爲我國科技創新最活躍的城市之一。

2020年7月,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批覆同意東莞松山湖科學城與深圳光明科學城共同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啓動區,這成爲全國第4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東莞科技創新獲得國家戰略賦能,伴隨衆多大科學裝置、高水平科研平臺、大學及頂尖人才團隊加速匯聚,東莞創新能級也不斷提升。

9月7日,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特產”月壤抵達東莞,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獲得0.85克月壤用於四方面的研究,爲日後解決一大批“卡脖子”問題提供了寶貴材料。中國科學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理事長王恩哥表示:“月壤進入東莞,這是對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科研團隊、實驗能力、建設成果的充分肯定。”

藉助中國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等大科學裝置和重點實驗室,東莞將集聚起大批創新資源,並通過完善創新創業生態助力企業跨越成果轉化的“死亡谷”。

林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東莞以共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啓動區爲契機,發揮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等大科學裝置和重點實驗室作用,可以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智能裝備、新材料、生產性服務業等重點產業發力,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興產業發源地。

在科技創新的引領下,東莞新型研發機構數量飛速增長,科研平臺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東莞企業的研發實力也不斷增強。據統計,2020年,東莞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爲22045件和8718件,位居全省第三。

東莞的人才吸引力也得到快速提升。目前東莞人才總量超過258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超過18萬人。省創新科研團隊38個,總數量居全省地級市第一。有51位院士、111個省市創新科研團隊、65名國家級人才、123名省市創新創業領軍人才。2019年全市R&D佔比達到3.06%,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專家表示,隨着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以及科技的賦能,東莞聚焦“科技創新+先進製造”,“世界工廠”將實現華麗蛻變,有望進階爲先進製造之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