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型書畫筆會活動

九月廿四日

· 辛丑年 ·

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發掘雲居寺獨特的文化內涵,傳承房山石經精神,持續打造雲居金名片,2021年9月24日,由北京房山雲居寺文物管理處舉辦的敬畏千年 房山石經暨丹青繪百年 翰墨頌黨恩”大型書畫筆會活動在雲居寺靜琬廣場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房山石經與雲居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羅炤,房山區政協原主席唐淑榮,房山區政協副主席趙永祥,房山區教委工會主席隗永新,房山區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曹楠,房山區書法家協會主席侯振海,房山區美術家協會主席王書樵,房山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盧景輝,房山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海濤,首都師範大學書法專業教授趙宏,首都師範大學書法專業客座教授範天明和北京房山雲居寺文物管理處黨支部書記、管理處主任王得軍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活動開幕式。

筆會現場,三大亮點打造集觀賞、參與、體驗、交流於一體的書畫文化盛宴。

一、百年如畫譜華章

大型數字“100”造型的書畫臺成爲此次活動的一大亮點。國家級書畫名家、青年書畫愛好者和中小學生等衆人齊聚雲居寺,以筆墨丹青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書畫筆會的形式,詮釋“堅韌不拔、鍥而不捨、一絲不苟、默默奉獻”的房山石經精神。

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房山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盧景輝向雲居寺捐贈了書法作品《心經》,房山區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曹楠和北京房山雲居寺文物管理處主任王得軍接受了捐贈,併爲其頒發了《石經書法傳承人》榮譽證書。

二、百年輝煌書長卷

以書獻禮、翰墨傳情。書法愛好者們用“百年”爲主題共同傾力創作的長度100米的“百年輝煌”書畫長卷,以雲居寺百年曆史發展變遷爲主線,用全新的藝術視角書寫新時代的雲居寺,弘揚房山石經精神。同時以藝術的角度呈現了百年中國壯美的時代畫卷,抒發了對偉大祖國的無限熱愛。還有很多青年和學生書法愛好者參與其中,引用古代典籍和經典名句,書寫新時代青春寄語,用蘸滿深情的筆墨傳遞中國青年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的力量。

三、百人百福寄深情

和諧盛世,平安書福。活動現場,百名書畫家揮毫潑墨,一百幅飽含深情、造詣頗深的書法作品以中國人最喜愛的“福”字躍然紙上。在國慶佳節來臨之際,將對祖國的祝福與熱愛傾注於筆端,生動的描繪了新時代下人民羣衆對偉大祖國的歌頌。用書畫形式讚美了祖國的繁榮富強,描繪了人民的幸福安康。

在現場百餘名書畫家和書畫愛好者進行創作的同時,婉轉連綿的琴聲悠揚流暢,聲韻繞樑,現場詩、書、畫、音交織交融,讓觀者沉醉在遙遠的古典意境,宛如在雲居寺千年的時光裏流連。在欣賞精彩的傳統表演之餘,還可以體驗御筆坊古老毛筆製作技藝,感受中華民族毛筆文化的悠久歷史。

雲居寺始建於隋末唐初,距今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在衆多的館藏珍貴文物之中,以1122部、3572卷、14278塊房山石刻佛教大藏經著稱於世,其規模之宏大,歷史之久遠,數量之衆多,被譽爲“國之重寶”“石經長城”。房山石經中的書法雕刻精湛,字字工整俊秀,薈萃了十一位書法家之大成,有柳公權、顏真卿、歐陽詢等著名書法家的風格,是我國書法藝術發展史上珍貴的縮影。

今天,房山區正加速全面融入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積極實施文旅融合發展戰略,深度對接西山永定河文化帶規劃建設,“敬畏千年 房山石經暨丹青繪百年 翰墨頌黨恩”大型書畫筆會活動的成功舉辦是深入發掘房山石經這一人類瑰寶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的生動實踐,展示了博大精深、鐫刻千載的房山石經文化的歷史內涵。

本次活動不僅是對房山優秀歷史文化的進一步展示,同時體現了房山石經文化所蘊藏的巨大的包容性和延伸性,並且爲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傳統文化提供創作交流平臺,雲居寺將以此活動作爲契機,堅持文化引領,堅定文化自信,守正創新,發揮雲居寺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中的獨特地位,進一步推動房山文化的繁榮發展,爲“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做出積極貢獻。

【END】

遊客須知

01

遊客須提前通過公衆號在線商城、網絡平臺、所屬年卡公衆號進行實名制預約訂票,憑驗證碼至景區售票室兌換門票。每日15:30停止驗票。

02

遊客進入景區前請準備好身份證,並出示“健康寶”、“京心相助”或疫情防控行程卡。

03

遊客須主動接受體溫檢測,如果發現體溫≥37.3℃或咳嗽等症狀,必須在臨時隔離點配合接受檢查。

04

遊客在景區參觀遊覽時,必須全程佩戴口罩,嚴禁聚集、扎堆,並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配合工作人員的引導,按照規定線路遊覽。

05

未佩戴口罩、未出示本人“健康碼”等原因無法入園的遊客,請服從工作人員管理,主動自行離開景區。購票費用可從原購票渠道協商退回。

06

回京車輛和人員根據北京市進京要求,出示身份證及相關證件即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