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結束的東京奧運會上有一個有趣的事情。

男子羽毛球男子單打銀牌獲得者諶龍,在播報其新聞時讀作“諶(chén)龍”。

男子67公斤舉重金牌獲得者諶利軍,在播報其新聞時讀作“諶(shèn)利軍”

“諶”作爲姓氏,爲什麼一個讀chén一個shèn呢?

查《漢語大字典》第一版,“諶”只有一個讀音,讀作chén,其本義爲相信,《爾雅·釋詁上》:“諶,信也。”《說文·言部》:“諶,誠諦也。”《尚書·奭(shì)》:“天命不易,天難諶。”引申爲真誠、忠誠,《詩經·大雅·蕩》:“天生烝民,其命匪諶?”毛傳:“諶,誠也。”鄭玄箋:“天之生此衆民,其教道之,非當以誠信使之忠厚乎?”又引申作副語,相當於“誠然”“確實”,《楚辭·九章·哀郢》:“外承歡之汋約兮,諶荏弱而難持。”王逸注:“諶,誠也。”“諶”還有一個義項爲“姓。《通志·氏族略五》:‘諶氏,《姓苑》陶侃母諶氏。今南昌多此姓。望出豫章。’”《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讀音“shèn”,釋作“姓”。

現漢五“諶”字釋義

現漢七“諶”字釋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諶”條則作“(chén,也有讀shèn的),姓。”到了現漢六、現漢七,則把 shèn單獨列了個詞條,可見“諶”作“姓”講時,有些地方一直讀的是shèn音,所以《漢語大字典》和《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詞典纔將這個讀音吸納進去。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詩》曰:天難諶斯。《大雅》文。今《詩》作忱。毛曰:忱,信也。按諶、忱義同音近,古通用。今《詩》:其命匪諶。《心部》作天命匪忱。”“諶”與“忱”的語音和語義全部相近,實際上就是一組記錄同一個詞語的異體字,故在字書和官話系統中,“諶”一直讀作chén。諶龍家在湖北荊州,那是長江中游的大碼頭,南來北往的人多,讀音也比較與時俱進,所以他們的“諶”姓讀chén。

而此次東京奧運會上奪冠的諶利軍,老家湖南益陽安化,產白沙溪、怡清源黑茶的地方,地處僻遠,方言中保留較多古音也是正常的,所以他們那裏作爲姓氏的“諶”讀作shèn

“同一個字,同樣的寫法,同樣用作姓氏,讀音卻不一樣,這種狀況並不是個案。”

紀曉嵐的紀,讀音多讀(jì),但是也有地方的人在用這個字作姓氏的時候,讀ji(jǐ)。

“郝”作“姓”講時,讀音多讀(hǎo)。《廣韻·鐸韻》:“郝,姓也。殷帝乙時有子朝封太原郝鄉,後因氏焉。”但有的地方,“郝”作“姓”時讀作huǒ。

漢字的文化博大精深,漢字作爲姓氏的時候,有的漢字的讀音還會改變。開學季來了,又到了結識新同學的時候!這些姓氏你能讀對嗎?

你讀對了多少?

快給大家分享一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