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送爽,藝苑飄香。9月25日晚,第十八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比賽晚會A場開賽,來自中國、俄羅斯、烏克蘭、荷蘭等國家的12個參賽節目進行線上比拼。俄羅斯《塞爾吉·特魯申——大跳板》,荷蘭《“惡夢”——魔術》,古巴、法國聯手打造的《男女雙人技巧》,俄羅斯《馴熊》等節目通過網絡線上直播的方式,爲全世界觀衆奉上了一道雜技盛宴。

《高空鋼絲》劇照。圖片由雜技節組委會提供

由於線上展播的便利性,規避了現場比賽大型道具和馴獸節目不能前來的限制,所以本場比賽涵蓋了豐富的雜技類型,既有挑戰人類競技極限的感官刺激,又有用肢體語言講述的動人故事,不但好看好玩,而且有溫度有情懷。同時,比賽項目不單純是傳統意義上的技藝表演,而且融入了很多當代人們的生活情趣和藝術美學元素,在視覺上給觀衆帶來不一樣的藝術體驗。

直播過程中,形式多樣、技藝高難的節目,融合驚險性、創新性、觀賞性、娛樂性和多樣性於一體,讓欣賞雜技節目展播的觀衆在大飽眼福的同時,高質量、多頻次互動。手技、柔術、蹬技、滾環……作爲雜技藝術不可或缺的門類,技巧類節目在本次比賽中佔了很大的比重。《男女雙人技巧》《三人技巧》等比賽節目花樣翻新,類型多樣。由烏克蘭克里斯托弗·埃斯法諾公司帶來的《三人技巧》節目,3位女演員扮相俊秀,體態輕盈,表演沉穩自如,令人歎服。“雜技表演中,技巧類節目是我的最愛。《三人技巧》這個節目伴着節奏歡快的旋律,高難度技巧接踵而至,展現出力與美的完美結合,瞬間把我帶入人體美的境界之中。”在線上看完該節目後,石家莊市民郭璐深深驚歎演員們的身體柔韌度和力量感。

作爲驚、奇、險的最好體現,各類高空節目不僅是歷屆吳橋雜技節備受矚目的奪金點,也展現了各國藝術家挑戰自我、挑戰極限的信心和勇氣。本場比賽中,齊齊哈爾市馬戲團創排的《情殤——空中技巧》,是一項小巧、精緻,反映新時代雜技人精神風貌的精品力作。它將原有的“空中體操”“空中秋千”部分動作結合歐美風格的“男女空中吊子技巧”進行合理銜接,既有平衡的動態,又有驚險的騰躍,既有傳統元素,又有現代風格,呈現出雜技戀人離合的悽美情愫。欣賞節目的觀衆不斷在網上留言評論點贊互動。

俄羅斯演出地帶藝術公司的《單手頂》節目,由單手頂雜技演員瓦倫丁·切特沃金傾情表演。他從小就專攻馬戲藝術,獲得了諸多世界級榮譽稱號。比賽中,空靈美妙的音樂、富有質感的燈光和瓦倫丁·切特沃金高超技藝相互輝映,展示出一幅力與美的動人畫面。

《馴熊》劇照。圖片由雜技節組委會提供

由蓋亞·埃雷斯皇家馬戲團、俄羅斯國家馬戲公司帶來的《馴熊》節目同樣讓觀衆深深陶醉。伴隨着動感的音樂和炫麗的燈光,4頭兇猛的黑熊在馴獸員的指揮下搖頭晃腦,拍手作揖。欣賞着他們憨態可掬的樣子,觀衆忍不住發起聊天:“這頭乖巧好動,那頭憨態可掬……”隨着節目的不斷上演,動物表演的樂子也越發多了起來,馴獸員和黑熊一起跳舞、玩耍、跳繩、翻滾,玩得不亦樂乎。

“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看雜技比賽還是頭一次。音樂、舞美、燈光等元素相互搭配,帶給我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和現場觀看錶演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體驗。”從小對雜技感興趣的北京市民劉海保經常觀看各種雜技表演。他表示,本屆吳橋雜技節上這些來自世界各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民族風格的節目,以高難的技巧、新穎的編排、豐富的文化內涵讓他深深着迷,他對接下來的B場、C場比賽充滿期待。

“通過‘網絡雜技晚會’的形式拉開比賽大幕,希望發掘出最具人氣的雜技表演節目,全方位滿足人民羣衆的精神文化需求。”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線上展播期間,還會邀請雜技藝術家和民間雜技藝術愛好者線上進行雜技藝術表演和教學,發掘深受大衆喜愛的近景雜技魔術,在學習和表演的過程中進行視頻創作和分享交流,讓一樣的節日,有不一樣的歡樂。

據介紹,本屆雜技節由文化和旅遊部與省政府共同主辦,省文化和旅遊廳、石家莊市政府和滄州市政府共同承辦。從國內外300多個節目中精選了來自俄羅斯等17個國家和地區的35個參賽節目組成3臺網絡雜技晚會進行線上比賽。本屆雜技節比賽設金獅獎3個、銀獅獎5個、銅獅獎7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