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秋,“林允为美人鱼选角学会蝶泳”登上了微博热搜榜,热度最盛之时高居热搜榜第五位。

据悉,在某综艺节目中,林允回忆起自己的成名作《美人鱼》选角过程中的细节,当初导演周星驰在选角时,需要参选角色的女孩们在六七天内学会蝶泳,彼时参选女孩有40名,最终林允成为最幸运的那一个。林允回忆称,自己弄了个“蝶泳速成”,在六七天内就学会了“蝶泳”,也正因为如此,自己除了“蝶泳”其他什么都不会!

此话一出,有人翻起了“旧账”——

2015年,一篇纸媒的报道中写道:“一位邻居告诉记者,林允从小开始练舞,还参加了游泳班。这两门兴趣课,林允一直坚持到初中,加起来也不是一笔小的开支。”

2016年,周星驰为电影《美人鱼》在香港举行宣传活动,有媒体报道称:周星驰大曝自己是看中林允游泳技术好,所以选上对方当女主角。

2021年,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的开场节目《洛神水赋》,让演员何灏浩一舞成名。学习了十年花样游泳的她,曾参演电影《美人鱼》,为林允担任替身。美人鱼一跃入海、遇袭时一跳出船的动作,都由她完成。

另外,评论区中还有“体育生”爆料,称“作为一个游泳专项的体育生,6天学会蝶泳,而且只会蝶泳,是不可能的事”。

关于游泳的问题只是网友质疑的一部分。更多的评论集中在“尴尬”两个字——

“《美人鱼》都几年了

她是不是除了《美人鱼》

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学了七天蝶泳就要感恩戴德

尬死我了……”

“学会游泳才能拍,不是应该的吗?”

“谁不为了工作准备准备啊。”

……

其中一条“尴尬死了评论区”的评论

点赞数字已经超过1万

这样的“结果”对有些人来说有些出乎意料,本想宣传“一夜成名”的背后付出了看不见的努力,没想到“励志”变成了“尴尬”。

其实细想想,这12个字的热搜确实没什么可值得说道的。

论为角色学习技能,“蝶泳速成”好像还排不上号。“学霸”张震被誉为“拍一部电影学一个技能”,拍《深海寻人》,他考到了PADI潜水执照;拍《吴清源》,他的围棋已能压制专业三段;《一代宗师》杀青,他拿了全国八极拳冠军;《聂隐娘》拍完,他学会了近身剑术……这已经不仅仅是学会,而是学精了。彭于晏拍《激战》一部戏,就学会了综合格斗、泰拳、巴西柔术、锁技等技能。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一个仍需要“泳替”的蝶泳水平都是无法比拟的!

论演员的敬业,“蝶泳速成”也谈不上。学习技能正是为了帮助表演、塑造角色,这本身就是演员职责范围内的事。陈道明曾经痛斥过,手破了、摔伤了、冬天在水里、夏天穿棉袄,原本都是演员该做的事情,却成了演员的功劳。而不迟到、背台词这些,就更是最低要求。作为演员,完成本职工作只能说是称职,离需要大加表扬的程度还远得很。

斯坦尼曾经有一句话:爱你心中的艺术,不要爱艺术中的自己。那些总想着把应尽之事、分内之责当成超额成果来夸耀的人,到底爱的是哪一个?自己应该好好掂量掂量。

其实再想想,这12个字的热搜确实又有什么可值得说道的。

曾经,明星鸡毛蒜皮的事情在热搜上满天飞,化妆、穿搭、恋爱、分手……和演戏沾不上边的事儿,只要和明星挂上钩,都能热上好几天。而评论区则基本成了表扬榜,一句不好就能引来一堆反驳。但是现在,观众对待明星的态度变了。一连串的“尴尬”评论背后是理智和客观,追星少了盲目,多了清醒,对演员的喜爱逐渐回归到了表演本身,更多的人被圈粉是因为炸裂的演技,而不是明星的光环。

曾经,有些明星的人气水平高于作品水平,演过什么精彩的角色说不上来,但是各种综艺节目、各色娱乐新闻里总有他(她)的身影。如今,娱乐圈的日子不好混了,一系列新规的出台,要求越来越严格,行业越来越规范。再不回归正途、打磨演技,随时都有可能被这个行业所淘汰。如果还想着吃老本、投机取巧,那就别怪观众给你“尴尬”。

一条“尴尬”的热搜,引出的是明星的“去光环化”,是观众的理性化,是演员这个职业的“落地化”。在“清朗行动”正在进行的当下,相信这样的“尴尬”热搜会越来越少。艺术回归本心,自有繁花盛放!

作者:程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