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防聚集、可追溯、阻黃牛,預約旅遊助多地景區國慶安全運營

國慶黃金週將至,如何在保證景區安全、有序運營的同時,保障遊客的出遊體驗?9月26日,由中國旅遊報社主辦的“智慧旅遊·預約旅遊景區節假日運營專題研討會”在京召開,各方代表共同探討如何用好預約旅遊抓手,解決景區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節假日運營管理面臨的難點問題。

旅遊規劃專家潘肖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鍾櫟娜、中國旅遊研究院數據分析所旅遊經濟運行組負責人胡詠君、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副研究員黃璜等行業專家,泰山風景名勝區綜合部副部長宋磊、上海海昌海洋公園總經理李紹君、武漢市黃鶴樓公園管理處營銷策劃科科長王紅念、慕田峪長城旅遊服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羅星,美團門票高級顧問趙立松等業內人士及文化和旅遊部信息中心相關領導參與研討。

中國旅遊報社副社長胥波在開場致辭中表示,預約旅遊是用智慧旅遊解決旅遊發展,尤其是景區運營管理痛點和難點的重要抓手,是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入口和窗口。

“通過門票預約的實名登記,景區可以做到遊客信息可查詢可追蹤,這是在疫情下,景區保障安全運營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而分時段預約的‘分流’效果,能夠有效改善遊客在節假日出行時面臨的交通難、停車難、觀賞難‘三難’問題。”文化和旅遊部信息中心相關領導指出,預約旅遊不僅是文化和旅遊行業面對疫情常態化發展的‘被動應對’,更是行業持續推進科技融合與產業升級、提升遊客便利度的‘積極探索’”。

分時預約 保障景區國慶安全運營基線

旅遊行業逐漸回暖,但卻沒有出現擁堵情況,王紅唸對預約的作用深有體會。“在剛剛過去的中秋節,黃鶴樓遊客接待量已經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80%,遊客量較大且防疫安全要求很高,但相比2019年,公園卻並沒有出現擁堵、聚集的情況,這得益於分預約措施的落實和遊客預約旅遊意識的提升。” 黃鶴樓景區地處武漢市正中心,若人員不及時疏導,極易造成擁堵。 

分時預約對“削峯填谷”的作用也在泰山得到驗證。宋磊介紹,“在2019年實施預約旅遊之前,每日遊客量很不均衡,2019年五一期間,波峯波谷差距高達3.7萬人次,而今年五一期間峯差差僅1.8萬人次,在遊客總量大於2019年的情況下,保障了遊客更好的旅遊體驗。”

今年國慶期間,泰山的遊客總量預計比2020年略有增長,與2019年國慶期間持平。“泰山目前支持遊客在全天4個時段分時預約,景區能夠提前預知遊客量、並據此實現分段門票的合理限量,動態調控假期高峯尤其是夜間登山、看完日出的客流高峯,避免遊客在某一時段過於集聚,保住‘瞬時最大遊客承載量’、‘遊客瞬時承載量’、‘岱頂最大承載量’三條景區安全管理紅線”,宋磊說。

中國旅遊研究院副研究員黃璜認爲,預約旅遊和旅遊安全密不可分。目前,旅遊安全信息是地質、氣象、河流、疫情等分散性的信息,而預約平臺可以綜合這些信息對遊客實現精準觸達。

實名購票  助力景區有效遏制黃牛亂象

節假日期間,熱門景區門票成爲稀缺資源,高價倒賣景區門票的“黃牛”屢見不鮮,也增加了遊客的出遊成本和不確定性。研討會專家認爲,完善的實名制購票制度是遏制黃牛的利器。近年來,北京故宮、甘肅莫高窟等景區實施門票實名制,遊客購票需輸入身份證信息,人、證、票一致才能進入景區遊覽。

李紹君介紹了上海海昌海洋公園遏制黃牛的辦法。首先,景區已全面施行實名制購票,打通各個銷售渠道與景區系統對接,保證價格公示透明;第二,景區通過於系統對接實現對於購票ID、身份證購票數量、退改條件的限制,靈活設置產品預約規則,降低黃牛的收益,例如設置提前一天預約,設置限時條件退、特價產品不可退,過期不可退等等。

潘肖澎認爲,實名制購票在一定程度上“堵死”了黃牛的獲票渠道,也提高了黃牛囤票的成本;另一方面,門票預約將購票環節線上化,有利於景區加強對門票流向與使用的監管,黃牛的操作空間會受到擠壓。潘肖澎建議,實名預約和防黃牛風控系統的建設,需要技術、資金的投入,如果單靠景區的單一力量難以完成,也可以靈活引入互聯網三方平臺的力量,景區、企業聯手爲提升旅遊服務質量努力。

遊客青睞 推動景區提升預約旅遊便利度

得益於預約旅遊的政策引導,以及各地景區的實踐,國內遊客對預約旅遊的接受度正在不斷提高。美團門票數據顯示,以文博場館爲例,2021年至今較2019年,用戶當日購買門票的比例下降17.3個百分點,提前1天預訂的比例上升10個百分點;在剛剛過去的端午小長假中,用戶當日購買門票的比例下降26.8個百分點,而提前訂的比例,有不同幅度的增加。美團App、大衆點評App的遊客評價中,提及“網絡預約”的佔比也在持續提升。

“想預約門票或者查找行程信息時,我一搜基本上都是景區‘官網’,但到底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有時難以分辨。”胡詠君說出了很多遊客的心聲。鍾櫟娜建議,景區可以通過提供直接、統一的購票平臺,簡化遊客在線上門票預約的時間,更可以參考主題公園的方法,用好門票預約數據、合理規劃消費者的參觀動線。

羅星表示,作爲“來北京必打卡”的知名景點之一,慕田峪長城景區一直在追求極致的遊客體驗,實現景區高峯期管理和遊客便利度的有機平衡,通過景區自身的自媒體矩陣,提前在多個渠道宣傳預約方式;通過合理簡化票務銷售頁面,實現便捷迅速的售票;通過升級“售票處”爲“票務服務中心”,實現單純的售票職能向票務綜合服務職能的轉變。

“門票預約帶來的旅遊線上化數據,是開啓遊客滿意度的‘一把鑰匙’,

它能讓景區更好地洞悉遊客需求。”趙立松以美團景評產品爲例,介紹了景區如何藉助互聯網平臺獲得遊客真實反饋。“節假日期間景區的客流量越大,就越容易給遊客帶來不理想的出遊體驗,但景區往往缺乏有效手段獲得遊客的真實反饋,美團景評通過分析遊客的海量公開評價內容,幫助景區揭開‘遊客體驗盲盒’,進而有針對性地優化服務,實現管理部門、景區、遊客多贏的局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