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27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落下帷幕。在當天的一般性辯論中,加拿大外長加爾諾提及孟晚舟和“兩名邁克爾”,還將這些性質不同的事件扯到一起指責中國,中國外交官當場駁斥反擊,中加雙方代表展開激烈交鋒。

據加拿大“全球新聞”網站、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外媒報道,加爾諾當天宣稱,加拿大在回應美國引渡孟晚舟一事上“適用了本國法律和國際法”,而加拿大對法治的承諾卻使得“兩名邁克爾”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我們反對這兩名公民被對待的方式,”加爾諾聲稱,加拿大“永遠不會忘記這個經歷”。

在加拿大外長髮言後,中方代表行使了答辯權。

報道提到,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的一名代表表示,孟晚舟的案件與這兩名加拿大人的案件“完全不同”。他指責美國和加拿大任意拘留孟晚舟,是“完全的政治事件和迫害”。

“我們希望加方正視事實,糾正錯誤,從中吸取教訓,不要錯上加錯。”這名代表稱。

中國代表說完話,加拿大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的一名代表也行使了答辯權,回應了中國代表的發言,但依舊罔顧事實。

加方代表聲稱,“兩名邁克爾”並未像孟晚舟一樣,“從透明度、尊重、正當程序或是司法獨立中獲益”。

對此,中方代表二度行使答辯權,表示無法接受加方代表的發言,並強調:“事實不容抹殺,法律不容褻瀆,我們相信歷史會作出正確的判斷。”

9月25日,華爲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結束被加拿大方面近3年的非法拘押後,乘坐中國政府包機抵達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順利回到祖國。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26日從有關部門獲悉,加拿大籍被告人康明凱、邁克爾·斯帕弗以身患疾病爲由,申請取保候審。經有關部門確認和專業醫療機構診斷,並由加拿大駐華大使提供擔保,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和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67條、第206條的規定,於2021年9月25日分別對兩名被告人依法作出批准取保候審的決定和中止審理案件的裁定,由安全機關執行取保候審。

不少外媒藉此炒作所謂的“人質外交”。針對有外媒將“孟晚舟回國”與“加拿大人康明凱、邁克爾被依法取保候審”事件相提並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9月27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孟晚舟事件同康明凱、邁克爾案件的性質完全不同。孟晚舟事件是一起針對中國公民的政治迫害事件,目的是打壓中國的高技術企業。康明凱、邁克爾涉嫌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犯罪,兩人以身患疾病爲由提出申請取保候審,經有關部門確認和專業醫療機構診斷,並由加拿大駐華大使提供擔保,中國相關法院依法批准取保候審,由中國國家安全機關執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