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如何打造我市優勢產業鏈,保障重點產業鏈安全?委員建議技術攻關補短板解開“卡脖子”的手

打造優勢產業鏈、保障重點產業鏈安全已經上升爲國家戰略安全的重要內容。對於正面臨“雙區”建設、“雙區”疊加、“雙改”示範歷史機遇的深圳而言,如何打造優勢產業鏈,保障重點產業鏈安全?

今年5月份,市政協分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時尚創意、數字經濟(工業互聯網)四個小組,發動208名市政協委員,會同市發展改革委、科創委等職能部門和社會組織,累計1800餘人次參加調研,形成33萬字的調研報告,提出六個方面30條具體建議,助力深圳打造更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產業鏈。

9月28日下午,市政協召開專題協商會,委員們根據調研所得,積極建真言,獻良策。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周元春 文/圖

努力實現5G網絡設備芯片自主可控

電子信息產業是深圳的支柱產業,目前已形成涵蓋硬件、軟件、服務的產業體系,創新體系和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市政協常委、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陳志列代表調研組作總報告發言時表示,我市電子信息產業鏈有優勢也有短板,表現在5G全球領先,但基站芯片、射頻芯片“卡脖子”問題依然嚴峻。

“要圍繞芯片等基礎核心開展技術攻關,加快補齊5G短板。”陳志列說。調研組認爲,要圍繞5G關鍵元器件和芯片開展技術攻關,努力實現5G網絡設備芯片的自主可控。鼓勵企業圍繞5G關鍵元器件開展技術研發。同時,圍繞5G產業鏈關鍵和缺失環節開展定向招商,補齊補強基礎材料與核心零部件短板。

調研組認爲,深圳電子信息產業存在“設計強、製造封測弱”這一產業鏈條發展不平衡問題。爲此,建議強化集成電路製造和封測環節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力,包括建設好未來通信高端器件製造業創新中心,支持引進已經成熟的28納米以上製造線,並爭取建設一條最先進集成電路製造封測中試線等。此外,調研組還建議,要加大對集成電路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公共服務平臺等創新載體的支持力度。推進佈局一批共性技術研發、測試、中試和應用功能型平臺,儘快實現集成電路領域“卡脖子”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

市政協委員、深圳交易集團有限公司龍崗分公司總經理馮豔虹則建議,深圳應集全市之力和資源扶持現有的3家IC製造企業做強。“要摒棄遍地開花,集中全市資源打造國內甚至國際知名的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引導現有或擬引入的IC類企業向這幾個園區集聚。”馮豔虹說。

“穩定的元器件供應鏈渠道,是保障深圳乃至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穩定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市政協常委、深圳市電子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祕書長夏俊建議,全面梳理關鍵核心元器件進口依賴以及國產替代情況,建立重點行業元器件儲備名錄。由國家有關部委牽頭組織籌建,國內龍頭企業共同參與運營元器件安全應急儲備平臺,探索市場化運營機制,構建“政府+市場”的電子元器件儲備體系,保障電子信息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此外,還應扶持本土元器件分銷企業,推動分銷行業發展壯大。

限租金長租約讓企業安心發展

穩鏈是當前我市保證我是重點產業鏈安全的重要環節。對此,委員們也紛紛建言。

“當前,由於租金逐年上漲、無法簽訂長期租賃合同、土地有限難以解決生產製造問題等原因,我市許多企業發展空間受限嚴重。”龍崗區政協委員、深圳市中興新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高建彬認爲,應當有更好的產業發展空間政策來保障重點產業鏈安全。

他認爲,應由政府相關部門根據不同區域每兩年發佈一次房租指導價,明確標準,依價執行,嚴厲打擊房租以外增加的各種管理費和雜費,堅決遏制廠房面積縮水問題。在此前提下,應鼓勵房東和業主與企業簽訂較長期的租賃合同,讓企業不必頻繁搬家,安心做中長遠規劃,實現雙贏。他還建議,根據稅收貢獻和科技孵化政策對企業進行房租補貼,這樣可以極大提高深圳營商環境的競爭力,爲吸引和留住企業創造條件。

另一方面,在高建彬看來,供應鏈配套問題也十分關鍵。他提出,當前,一些基礎製造“不受待見”,而由於近幾年環境污染稽查整治力度的加大,處於產業鏈重要環節的電鍍、噴塗、氧化、化工、紙業等企業被迫關停、搬遷,結果就是快速反應降低、成本增加,產業鏈出現“裂縫”。爲此,他建議,根據行業性質,打造不同類型的產業園。針對高環保要求的行業(如電鍍、氧化等),應由政府出面協調做好廢水處理,使用企業買單,以解決供應鏈配套問題,彌補產業鏈的“裂縫”。

杜絕“僞自主”騙補讓真創新受惠

“要加強對‘自主技術’的審查力度,杜絕‘僞自主’技術騙補”。市政協委員、深圳承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首席科學家張弓提出,在“卡脖子”問題日益嚴峻的當前,各界對“自主技術”的追捧達到了新的高度,但這也催生了許多“僞自主”技術騙補事件,在半導體領域尤爲突出,在生物技術領域也時有發生,如將國外的儀器買來,套個自己的殼子,對原理進行小幅度的改進,就堂而皇之地宣稱“自主技術”。

張弓建議,要加大力度,甄別靠“打磨”“套殼”“虛假包裝”等手法的“僞自主”,對真正自主技術進行支持與獎勵,讓真正有源頭創新、全自主開發的軟硬件得到補貼。

培養“潛力股”增強產業鏈韌性

專題協商中,委員們認爲,應該重視、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發揮中小企業補鏈強鏈功能,增強深圳產業鏈的韌性。

“深圳僅有20%的中小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而超過70%的中小企業仍在探索。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較慢,影響了產業鏈完整。”市政協委員、深圳中航信息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常遠表示,要發揮軟件產業的核心驅動力量,藉助工業互聯網的平臺優勢,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建議加大市區兩級的政府投入力度,通過設置技術創新、平臺規模等方面的獎勵支持工業互聯網領軍企業,通過降低政府補貼門檻鼓勵更多的中小企業開展應用、降低投入成本,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思路重點培育支持工業互聯網領域‘潛力股’,培育有應用前景和推廣優勢的獨角獸企業。”

張弓也以美國“冷泉港模式”爲例,認爲中小型生物技術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但當前深圳對中小型生物技術企業的支持力度還有不足,統籌協調也不足,致使難以發揮深圳市生物技術企業的優勢與合力。

“考慮生物技術企業的特性,建議加大對中小型生物技術企業的扶持力度。”他認爲,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應對中小型企業進行專門的支持,並且支持應從創業類項目資助擴展到更廣範圍。

立法提高知識產權使用率讓專利不“閒置”

全球科技領域的技術交叉現象越來越普遍,企業開發新技術難以避開前人的技術成果,爲了避免專利侵權行爲並降低專利使用成本,通過相互交叉許可使用技術(PCLA)的情形越來越頻繁。但市政協委員、北京市競天公誠(深圳)律師事務所資深合夥人周璇調研發現,我市企業專利技術的交叉授權面臨巨大訴訟風險。“建議深圳積極參與國際交叉許可聯合平臺,組團簽署專利交叉許可合作協議避免成爲其他企業技術聯合行爲下的被排擠者,以集體談判的方式,更容易從境外的專利主體手上爭取到最佳的許可條件。”周璇還建議,深圳應出資設立“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營基金”,帶動民營資本,通過控股境外主體,在海外收購優質知識產權及技術許可,降低企業專利被限制被“卡脖子”的風險。

“技術只有在使用的時候才產生價值。”周璇認爲,應該在立法中借鑑《拜杜法案》中關於杜絕知識產權閒置條款提高知識產權的使用率,避免“花巨資研發出來的技術束之高閣,無法爲企業、爲國家創造價值”的後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