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郭媛丹】針對印度媒體報道近日炒作“解放軍在中印邊境越境”的話題,相關專家對《環球時報》分析表示,在首次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導人面對面峯會剛剛結束之際,印度媒體釋放該消息值得玩味,意在刻意製造輿論,增加中印議題的對抗性,迎合美國等國的需求,實際上,一些印度媒體頻頻就中印邊境地區局勢製造話題是老毛病。

印度媒體28日發佈了兩條皆與中印邊境相關的消息。儘管這兩則消息指向不同地區,卻都在渲染中印邊境地區的緊張局勢。

首先是印度《經濟時報》援引印度安全部門消息人士的話稱,8月30日,有“超100名解放軍士兵越過北阿肯德邦烏熱(印稱Barahoti巴拉霍提)邊境地區破壞了包括一座橋樑在內的基礎設施”,報道指責解放軍行爲“增加了中印邊界的緊張氣氛”。報道稱,100多名解放軍和55匹馬越過東徑拉山口(印稱屯軍拉山口),來到距離中印邊界約5公里的巴拉霍提附近牧場,停留約3小時。解放軍在印度巡邏隊抵達前即先行撤離,因此沒有導致對峙。該報道指控解放軍離開前損壞包括橋樑在內的部份基礎設施。報道還透露,印度軍方已在附近增加軍隊部署防範意外。

與此同時,《印度快報》28日報道稱,印度武裝部隊炮兵司令T·K·查拉中將週一表示,印度陸軍正在向所謂“拉達克”東部與中國的實際控制線部署最先進的火炮系統。2016年,印度從美國購買了145門是M-777超輕型榴彈炮,斥資約7.5億美元,到目前爲止已經收到了其中的一半。查拉表示,這些榴彈炮將裝備給七個團,其中三個已在中印邊界沿線部署。目前正在組建第四個團。M-777重量屬於超輕型,因此具有靈活性,根據介紹,目前印度軍隊正藉助運輸直升機搭載M-777在不同區域間進行訓練。

針對印度媒體指責“解放軍越境並破壞基礎設施”一事,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趙干城對《環球時報》表示,該地區是中印邊境有爭議地區,但並不是熱點地區,印度媒體發佈該消息的時間點值得玩味。

趙干城認爲,這與印度近一段時期的表現大有關聯。印度最近在國際上表現非常活躍,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機制四國領導人首次面對面峯會剛剛結束。此前印度與澳大利亞進行了首次的外長、防長“2+2”會談,下一步印度會積極加入到QUAD機制中,但實際上印度在QUAD機制中最爲邊緣化,有名無實,因此,印度會故意製造輿論,告訴國際社會“自己和中國的敵對持續加強”,這也迎合了美國等國的需求。趙干城認爲,“印度媒體和政府配合一向很緊密,在中印關係的敏感、熱點問題上,都是跟隨政府指揮棒在走。也因此印度政府想要做什麼的時候,就會刻意把敏感、轟動的消息透露給媒體,通過媒體進行傳播。”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峯對《環球時報》表示,相對於中印邊境其他爭議地區,在此次印度媒體炒作的地域,這麼多年間雙方發生對峙和摩擦的幾率很小,因此報道真實性值得懷疑,大概率是印度媒體進行炒作,製造邊境緊張局勢。

錢峯提到,9月16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和印度外長蘇傑生會晤,雙方就中印邊境問題以及中印關係展開交流。“雙方還是一致同意推動中印局勢持續趨穩並逐步從應急處置向常態化管控轉變,切實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 錢峯指出,另一方面,一些印度媒體會爲了政治目的或商業目的,信口開河進行炒作,尤其是在中印邊境地區的話題上頻頻製造話題,“這是老毛病了。”

針對印度在邊境地區裝備M-777等新式武器,錢峯分析認爲,這一方面是印度軍改內容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出於現實考量,印度謀求在中印邊境地區保持軍力平衡,“經過去年中印邊境對峙,對於解放軍軍改後展示出的戰鬥力,以及中印兩軍戰鬥力的懸殊,印度深感意外,並反思印軍在該地區力量部署的不足。這是印度爲什麼要在邊境地區裝備M-777等新式裝備根本原因,印度要填補遠程火力打擊和山地作戰能力的不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