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發力水岸經濟,正制定濱水公共空間條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朱玫潔報道 近期,上海正式發佈了《上海市“一江一河”發展“十四五”規劃》,其中指出,在“十四五”上海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背景下,“一江一河”(黃浦江、蘇州河)的開發建設也面臨更高要求。

遊客每到上海,與陸家嘴CBD建築羣隔江而望的外灘是必到的打卡之處。對於上海市主城區市民而言,蘇州河及其支流沿岸往往是飯後散步的好去處。當下,“一江一河”沿岸地區已經成爲承載上海國際大都市核心功能的重要空間載體。

不過,對標世界級濱水區的更高標準,在統籌協調、錯位發展、動能釋放、人文建設、生態環保等方面仍有待提升。

在 “十四五”期間,上海也將推進“一江一河”沿岸約33萬平方米歷史建築和工業遺存的保護和更新利用,打造文化內涵豐富的城市公共客廳。在近日舉行的“桃浦論壇”上,城市更新下水岸經濟也成爲討論熱點。

上海“新天地”打造水岸經濟

在華東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看來,水岸經濟在2007年已經出現在上海,上海浦江兩岸的綠色發展、水岸經濟方面已有案例值得進一步研究。例如浦東陸家嘴地區圍繞中央綠地發展金融業,形成了一個高活力區域。

接下來,城市更新的行動如何吸取水岸經濟的經驗,也值得思考。

例如上海著名的城市更新區域新天地,它在新改造設計了一個面積較小的湖,被福布斯雜誌評爲全球二十大文明地標之一。在曾剛看來,這個區域既有創意產業,也有高端商務,還包括了休閒的功能,讓人民也有獲得感。

功能的複合性成爲這個案例成功的原因之一。

從國際上看,也有不少水岸經濟的典型例子,例如上海以前有一個暱稱是“東方巴黎”,而巴黎兩岸也是城市的一箇中心,“在這裏些傳統的文化教育資源、餐飲休閒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它的河流兩岸正是產學研的一個紐帶”。曾剛表示。

當下,上海對於黃浦江和蘇州河沿岸,給出了不同的定位——將黃浦江沿岸打造成爲彰顯上海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黃金水岸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會客廳,將蘇州河沿岸打造成爲宜居、宜業、宜遊、宜樂的現代生活示範水岸。

曾剛透露,上海市人大正在緊鑼密鼓制定上海市黃浦江、蘇州河的濱水公共空間條例,立法工作有望於近期內完成,機制體制創新值得期待。

城區治理應以“小區”爲中心

目前,強化城市核心功能是上海重點推進的一大行動,在此框架下,“一江一河”濱水地區功能提升也迎重大機遇。

徐家彙是上海著名的區域中心之一,徐彙區也擁有上海活力最高的濱水空間——徐匯西岸片區,上海市政協常委、學習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王國平曾在此工作17年,親身感受到徐家彙的形成過程。對此,王國平談到了幾點經驗,他認爲徐家彙的發展可概括爲四點,“第一基礎設施,第二特色產業,第三數字轉型,第四中心輻射”。

對於中心輻射而言,王國平尤其強調了城區治理的軟實力。“產生輻射效應要有相關機制,例如‘三轉一下沉’”,王國平表示。進一步理解,這意味着在人民城市人民建框架下,社區建設應該圍繞居民“轉”。

“人民在哪裏?一個人不管工作事業是否偉大,最後下了班都要回到小區。”王國平指出,社區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圍繞小區去轉”,這是第一個“轉”。第二“轉”在於街道圍繞社區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第三個“轉”在於相關部門圍繞街道轉。以這樣的邏輯開展工作,就能真正做到資源下沉、把服務人民做實。

中心輻射是一個宏觀的概念,將此落實正需要把工作下沉。“這其中更需要人文的、治理的、軟實力等層面的東西。”王國平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