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9月30日是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上午,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63年前,有这样一个电影画面,打动了亿万观众——

在北京时间影视频道近日上线的这部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结尾:孙道临扮演的地下工作者李侠在敌人冲向秘密电台的最后一秒吞下电文,在特务枪口的包围下发送了最后一份情报……这一幕,成为中国影史最经典最泪目的画面之一。

今天是国家烈士纪念日,重温这部根据真实英烈事迹拍摄的电影,深切缅怀并铭记那些为了祖国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烈和先驱们,是岁月静好下的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当年,八一电影制片厂以烈士李白为原型,并结合多位英勇献身烈士的事迹,创作出红色经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以歌颂和赞美隐蔽战线上的同志们。该片由著名导演王苹执导,孙道临、袁霞、邢吉田、王心刚、孟庆芳等主演。

孙道临内心发出的深情“电波”

刚刚举办的北京国际电影节采用4K修复技术全彩重制了1958年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而饰演李侠的孙道临已离世14年,他虽然无法看到自己付出心血、致敬英烈的电影再次上映,但几代电影人都在努力传承着这样一种精神——扎根生活,颂扬美好。

4K修复技术全彩重制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孙道临成功塑造出李侠这一动人的艺术形象并非偶然。1921年,孙道临出生于北京一个大家庭,其父孙文耀十几岁考上秀才,有才子之称,后留学回国;母亲也是世家闺秀……在家庭的熏染下,孙道临自幼饱读诗书,日后的演艺生涯,孙道临表现出迥异他人的一种浓浓的书卷气。不过,新文化运动很快使他成为一名热血的爱国青年,16岁即加入抗战救国的队伍。

在那些斗争的日子里,孙道临遇到了志同道合的知己——黄宗江。他们是燕京大学校友,也是一起游行的同学,还是因示威活动一起被抓进监狱的狱友。彼时,黄宗江是燕京大学话剧社的主要组织者,本来孙道临一直选修的是哲学、历史,从未想过从事表演,但在黄宗江的影响和劝说下,他最终走上了舞台……

1941年,燕京大学临时关闭,孙道临被迫离开学校,后因抗日演出又一次被关进监狱……抗战胜利后,孙道临再次回到燕京大学,一心扑在表演艺术上。新中国成立后,正值壮年的的孙道临迎来了表演事业的一个又一个高峰,被评为“二十二大电影明星”,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

所以,孙道临饰演李侠,是有深厚的思想和生活基础的。无论是李侠的原型李白烈士,还是电影中何兰芬的原型——李白烈士夫人裘慧英,都曾是他心向往之的革命战友!

同志们

永别了

我想念你们

李侠被捕前的这句独白,也是孙道临内心发出的深情“电波”。

刀刃上起舞视死如归的李白烈士

李白,原名李华初,别名静安。1910年出生在湖南浏阳县一户贫苦农家。1937年10月,曾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李白,作为第一批掌握无线电台技术的骨干,被派往上海,在日寇和汪伪军警的严密监控下建立秘密电台——这不啻于在刀刃上起舞!

为了保护李白不暴露身份,1939年党组织决定派一名女同志与他假扮夫妻。当时从没谈过恋爱,只有20岁出头的裘慧英听说自己的任务是跟一个陌生男人假结婚、一起生活时,顿时尴尬得满脸通红,但她还是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拍假结婚照时,李白和裘慧英,表情都有些僵硬。

“结婚”后,他们一起生活在一幢西式小楼里,裘慧英睡床上,李白打地铺。夜里,李白在阁楼收发电报;白天,裘慧英除了上街买菜,还要负责传送情报和电文。在一年的共同生活和战斗中,李白的坚韧和信念深深地吸引着裘慧英,而裘慧英的温柔体贴也同样吸引着李白……

1940年的冬天,他们再次走进照相馆,拍摄了这张真正的结婚照。

1940年,李白与裘慧英的结婚照

1942年中秋前的一个深夜,李白正在阁楼上发报,日本兵突然包围了住所,李白坚持把电报发完才拆机器,几十名日本特务和汉奸闯进屋来,搜出了还发烫的电台……在日军宪兵部,敌人对李白进行了长达6小时的严刑拷打……8个月后,已经被打得没有人样的李白终于被营救出狱。

这是李白夫妇仅存3张合影里的最后一张。那是1946年,裘慧英抱着刚出生35天的儿子,初为人母的她脸上满是幸福和向往。

1948年年底,淮海战役打响!此刻的上海,国民党军警地毯式排查搜索秘密电台,特务抓人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李白顾不得危险,时值淮海战役最关键时刻,他几乎每天都要通宵工作。1948年12月30日凌晨,一封最高保密级别的军事情报要立刻上报中央,情报的内容很长,当“滴滴答答”的电报声不断响起时,监听到的特务开始实施分区断电,侦听车开往区域内侦察……

此时的李白正不顾一切地要把这封电报发出去!凌晨2时左右,李白听到有脚步声,他让妻子带着儿子从邻居家快速撤退,而自己则用最快的发报速度坚持把最后一条电文发完,他郑重地在电报机上敲出了3个“V”的紧急警示信号,这代表发报员已到了最后的危急关头,提醒延安以后不能再联络此地,因此在隐秘战线上,3个急促而连续的“V”也被看作是绝命讯号!之后迅速烧毁了情报内容和密码,一个人静静地坐着……也许那一刻,他已然看见了天边的曙色。

再次被捕入狱的李白给妻子写信说:“我在这里,自知保重,尽可放心,家庭困苦,望你善自料理,并好好抚养小孩。”

李白狱中写给妻子的书信

裘慧英一边当洗衣工,一边四处打听丈夫被关押的地址。4个月后,她才得到一条消息,在上海南市蓬莱监狱后墙,有一户人家的2楼阳台正好可以看到李白监室的窗户。

1949年5月7日,裘慧英抱着儿子,站在对着监狱窗子的阳台上,与李白见了最后一面……

就在他们见面后的晚上,李白等12位同志被秘密杀害。李白牺牲时年仅39岁,20天后,上海解放。

6月20日,上海戚家庙挖出了12具烈士遗体……裘慧英一眼就认出了李白,一米八三的瘦长身躯,戴着眼镜、穿着长衫,永远都斯文儒雅的丈夫,裤子上的那个补丁是她亲手缝上去的!她顿时昏了过去。

1957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找到裘慧英……1958年,在李白烈士牺牲9年之后,《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映。

当年,孙道临等电影主创与李白烈士遗孀和儿子

1985年的李白烈士遗属

这张照片是裘慧英1985年与儿孙们拍的一张“全家福”。李白牺牲后的40多年中,裘慧英的足迹遍及全国十几个省市,义务作报告千余场。1992年去世前9天,这位当年出生入死的女谍战英雄还抱病为上海邮电管理局机关干部作中共党史的报告……

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还有许多故事——

是谁接收了李白最后的电报?

1948年12月30日凌晨,李白从上海发出的最后的电报,被年仅16岁的女报务员苏采青在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接收到了。

只不过这个答案来得太迟,太迟!2008年,在收到那道密电整整60年后,已经76岁的苏采青哭得泪流满面——她一直默默祈祷着那晚与她联络的同志有惊无险……然而60年追寻到的答案令她难以接受:与她最后一次联络的就是早已牺牲的李白烈士。

2005年11月,苏采青看到一篇报道,标题是:《永不消逝的电波》原型——李白!文章里记述的1948年12月30日凌晨发生的一切,与自己16岁时的一段经历完全对应起来——那天,对方发报的速度非常快,苏采青聚精会神地将这份非常长的电报抄录下来,“END”(结束)——终于,苏采青从耳机里听到了这个标志结束的电码,但接下来她听到的不是平时工作完毕后道别的信号“GB”(英文“再见”缩略词),而是十分急促的3个“V”字电码,这是事先约定的警示信号,表明对方正处于危急情境。苏采青顾不上关机,连忙跑到台长那里报告了这一情况,紧接着又跑回电报机前,双手牢牢按住耳机,生怕漏掉一点声音,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希望对方仅仅是有惊无险,但她却再也没有听到过那熟悉的发报声……2008年,苏采青从报纸上得知: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曾在上海解放第3天专门致电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请不惜代价查明李静安同志(即李白)的下落。苏采青终于可以确认她当年的联络人就是李白!

2010年,78岁的苏采青拄着拐杖第一次走进上海黄渡路107弄15号——李白与裘慧英一起工作、战斗的小楼。苏采青注视着李白的遗像、注视着这位让她记挂了一生的战友,久久不愿离去。

在李白工作的小阁楼上,苏采青不由自主地敲出了3个“V”字电码……

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还有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李白被捕后,这对夫妻用生命接替他的任务

李白被捕后,解放长江以南的渡江战役还有几个月就要打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有其他人承担起李白烈士留下的工作,继续向西柏坡发送与正面战场紧密相关的关键情报。

一对带着两个年幼孩子的夫妇,临危受命,而他们所要付出的代价,只能是生命!

解放前夕,我党在上海一共设置了3个秘密电台,其中有2个是承担最重要情报任务发送的核心电台,1个由李白夫妇负责,另1个由秦鸿钧夫妇负责,称为秦鸿钧台。李白为防自己暴露被捕,向上级建议增设1个预备电台,而这个预备电台的收发机也是由他亲手组装的。

1947年9月,我党北平电台暴露,台长兼报务员李政宣被保密局逮捕当天就叛变了,直接导致北平地下组织20多人被捕,他还交代了上海电台的“工作时间、收发特征和掩护办法”等重要机密。国民党电监科特务根据他提供的情报,在上海侦测到李白电台的秘密信号,随即上报给国防部二厅(国民党情报主管部门),二厅立刻加派人手,经过7天的信号流动测向,最终锁定李白台的大概位置,在挨家挨户搜查后发现了李白夫妇。

李白被捕后,此前准备的预备电台尚无法工作,上海地下党组织决定将后续任务交给上海另一个秘密电台——秦鸿钧台完成。

秦鸿钧韩慧如夫妇

秦鸿钧,山东沂蒙人,时年38岁,1937年曾被派往苏联学习无线电通讯技术,回国后奉命到上海建立秘密电台,是《永不消逝的电波》另一主要人物原型。

1948年年底的一天,上海地下组织领导人刘长胜来到秦鸿钧住处,告诉他我党在上海的另一个电台已被敌人破坏,现在需要他们承担更多的发报任务……秦鸿钧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组织交给的任务,唯一担心的是妻子和几个年幼孩子。妻子韩慧如是1937年经党内同志介绍来到他身边的。韩慧如一方面以妻子身份掩护他的工作,一方面承担着地下交通员的职责……

据史料记载:秦鸿钧被捕那晚,很可能是因为长期坐着发报导致的关节炎发作,才在撤离时从房顶摔落,最终被包围房子的外围特务拦截。秦鸿钧和韩慧如双双被捕时,距李白被捕仅仅过了三个多月,距5月27日上海解放,只剩两个月!

1949年5月7日,韩慧如在牢房窗户看到丈夫和张困斋等人被带上一辆汽车,她知道,最后分别的时候到了……由于上海战役打响,此后看守们也不再尽心,最终,韩慧如和其他同志成功越狱。之后她和张困斋的老母亲到处寻找烈士们的遗体,最终在戚家庙找到。

1949年8月,上海各界为李白、秦鸿钧、张困斋等烈士召开追悼大会。一个月后,经群众举报,上海公安部门抓获了杀害李白、秦鸿钧烈士的凶手,原国民党北平电监科科长、中校军官叶丹秋,次年1月,此人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视死如归、英勇奋战在隐蔽战线的李白、秦鸿钧这两对夫妇,既是红色经典《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的真实英雄,也是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和翠平的真正生活原型。记住他们,电波永不消逝,英名永不消逝!

作者:夯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