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疫苗安全性有效性不容抹黑(觀象臺)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據中國外交部發布的數據,截至9月底,中國已經向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12億劑新冠病毒疫苗和原液,在15個國家已經或正在建設疫苗原液灌裝基地,打造當地疫苗生產中心,並向有疫苗合作需求的國家提供相應技術支持。

中國政府捐贈印尼政府的100萬劑科興疫苗運抵雅加達;中國向聯合國維和人員捐贈30萬劑新冠滅活疫苗線上交付儀式舉行;中國科興公司與埃及VACSERA公司合作生產疫苗的本土化工廠投入運轉……

中國疫苗助力全球抗疫的動人故事,不斷續寫新的篇章。

一年多來,從亞洲到歐洲,從非洲到拉美,中國疫苗跨山越海,爲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帶來希望之光。

中國疫苗安全性、有效性究竟怎樣?國際科學研究和各國臨牀數據提供了力證。

在斯里蘭卡,斯里賈亞瓦德納普拉大學7月20日發佈研究報告顯示,95%的人羣在接種兩劑中國國藥疫苗後可產生抗體,81.25%的人羣可誘導產生中和抗體,國藥疫苗對變異毒株德爾塔株非常有效;在多米尼加,中國科興疫苗被證實能夠減少20%—100%的住院情況,接種後感染率僅爲0.004%;在印尼,接種中國疫苗的醫務工作者96%免於住院,94%免於感染……

儘管不同國家試驗標準存在差異,但中國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標均超過世衛組織規定的上市標準,可以在大範圍人羣中形成有效的保護。在科學理性的聲音面前,美西方所謂“試驗數據不完整”“無法評估安全性”等抹黑中國疫苗的言論不攻自破。

中國疫苗安全性、有效性究竟怎樣?各國領導人和民衆用實際行動作出回答。

“中國疫苗爲塞舌爾人民提供了很好的服務”“我本人公開接種中國疫苗,向土耳其民衆和全世界展現它安全有效”“中國在塞爾維亞建起了疫苗工廠,是友誼的象徵”……多國總統親自發聲,爲中國疫苗投下沉甸甸的信任票。

中國疫苗憑藉過硬質量贏得了世界多國的廣泛認可。同時,中國疫苗還有儲運便捷的突出優勢,僅需2—8℃的環境即可,冷鏈儲運條件爲大多數國家提供便利,大大降低了儲運成本。此外,中國強大的生產能力將有力緩解全球疫苗供不應求的問題,中國疫苗公平合理的價格也將減少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負擔。更重要的是,中國最早承諾將疫苗作爲全球公共產品,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和世衛組織發起的“全球合作加速開發、生產、公平獲取新冠肺炎防控新工具”倡議。

由此可見,一些美西方政客和媒體炒作所謂“疫苗競賽”“疫苗外交”,並藉此質疑中國疫苗的效果,既是一種“酸葡萄心理”,更是一種將疫情政治化、疫苗工具化的無底線行爲,嚴重阻礙全球抗疫合作。

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依舊不容樂觀。疫苗承載着人類戰勝病毒的希望,事關各國人民生命健康,絕不是美西方政客可以肆意操弄的工具,也不是美西方媒體藉以博取眼球的議題。某些美西方國家與其戴着有色眼鏡、重複抹黑別人的陳詞濫調,不如正視並解決自身疫苗安全問題,早日兌現給各國的疫苗訂單和援助承諾,爲全球抗疫真正做些實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