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陳鬱實習生張海菊報道)走進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務鎮依裏村,村民們或忙碌或休閒,陽光灑在他們的臉上,散發出柔和的光芒。

依裏村位於同仁市南部,是一個純藏族村,屬半農半牧淺腦山區。“我們村以前靠傳統的種植業,人均年收入兩千左右,自從我們依裏村在農村信用社貸款以後,有些村民開起了彩鋼廠、有些村民做起了生意、有些村民搞運輸業、大部分都在做養殖業,現在人均年收入在七千以上了。”隆務鎮依裏村黨支部書記冷本加說道。

村民卓麼本就是受益於農村信用社貸款的其中一員。近年來,同仁農商銀行作爲地方性金融機構,廣泛開展信用創評及徵信相關金融知識宣傳,藉助“金融知識下鄉”“走千家訪萬戶”等活動契機,將信用體系建設及徵信相關知識帶進各個村。

在這樣的機會下,卓麼本瞭解到農牧戶只要有發展項目、有一定的還款能力,就可以申請農牧戶小額信用貸款,就這樣他獲得了5萬元的第一筆貸款,成功發展個體經濟,在村裏開了間小賣鋪,來補貼家用。穩定的收入來源和收入增長,讓卓麼本嚐到了甜頭,在2020年他又貸了10萬元,買了20頭犛牛,擴大養殖規模。現在家庭的年收入比之前翻了一番,生活過得美滿幸福。

同仁市像卓麼本這樣依靠銀行貸款致富起來的人還有很多。自金融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同仁農商銀行建立了“三有一無”工作臺賬,臺賬進行銷戶式管理。已對同仁縣轄區的8個鄉鎮、42個行政村的1405(已剔除政府兜底戶533戶)戶貧困戶進行建檔,已全部建立了貧困戶金融服務檔案;同仁農商銀行按“三有一無”全面展開調查,瞭解掌握貧困戶的信貸需求,對符合“三有一無”條件的貧困信用戶嚴格執行“530”政策,使貧困信用戶真正享受到免擔保、0浮動利率、高效快捷的金融支持精準扶貧的優惠政策。截至2021年8月末,同仁農商銀行累計發放精準扶貧小額扶貧貸款4219萬元,1277筆,爲農牧戶提供了大力的金融扶貧支持。

“我們支行通過開展信用體系建設及雙基聯動工作,爲當地農牧戶及個體工商戶解決了‘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對廣大農牧戶進行了各種形式的宣傳,讓村民認可‘信用’的價值,使農牧戶提高了守信用的意識、講信用的風氣,借貸農牧戶主動到農商行還款,羣衆間互相監督,協助信貸人員清收陳舊貸款的環境也有明顯好轉。”同仁農商銀行城鎮支行行長李毛吉說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