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 張曉雅】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道,在兩名加拿大被告人被中方批准取保候審並回國後,加拿大駐華大使鮑達民當地時間10月1日在白宮會見美國官員和加拿大駐美大使希爾曼。由於事先並未公開此次訪美行程,CBC用了“謹慎”二字來形容加方這一舉動。

報道提到,當CBC記者在白宮外詢問鮑達民此行目的時,他提到了兩點:首先是就加拿大被告康明凱、邁克爾案感謝拜登政府幫忙;其次,是與美國官員討論“印太地區政策”,“瞭解他們(政府)的做法”。鮑達民在與希爾曼一起進入白宮時說。

鮑達民還說,他此行是今年4月訪美期間與美國官員一次談話的後續,當時雙方交換了意見。

CBC表示,鮑達民此行訪美恰好是在兩個加拿大人所謂“獲釋”後的一個星期。與此同時,華盛頓等方面正對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係進行反思。

報道說,有跡象表明,美國希望更好地瞭解其盟友在對華問題上的立場,並且這一願望早於那兩位加拿大人被依法取保候審。上週,獲拜登提名爲下任美國駐加拿大大使的戴維·科恩在出席美國參議院的提名聽證會時,被問及如何深化美國與加拿大在中國問題上的合作。科恩表示:“我們都在等待加拿大發布其整體對華政策框架。”

《環球時報》記者9月26日從有關部門獲悉,加拿大籍被告人康明凱、邁克爾·斯帕弗以身患疾病爲由,申請取保候審。經有關部門確認和專業醫療機構診斷,並由加拿大駐華大使提供擔保,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和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67條、第206條的規定,於2021年9月25日分別對兩名被告人依法作出批准取保候審的決定和中止審理案件的裁定,由安全機關執行取保候審。隨後據路透社25日報道,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告訴記者,兩名加拿大公民已離開中國領空,將抵達加拿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同月2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就記者有關孟晚舟事件同康明凱、邁克爾案件是否存在關聯的提問指出,兩者的性質完全不同。華春瑩表示,孟晚舟事件同康明凱、邁克爾案件的性質完全不同。孟晚舟事件是一起針對中國公民的政治迫害事件,目的是打壓中國的高技術企業,日前孟晚舟已經平安回到了祖國。康明凱、邁克爾涉嫌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犯罪,兩人以身患疾病爲由提出申請取保候審,經有關部門確認和專業醫療機構診斷,並由加拿大駐華大使提供擔保,中國相關法院依法批准取保候審,由中國國家安全機關執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