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這個國慶檔讓沉寂已久的電影院重新火爆起來。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10月2日23時,國慶檔兩天累計票房達13.97億元,而9月份全國票房僅爲20.26億元。

其中,《長津湖》堪稱“王者”,上映三天票房破10億元,正式步入十億票房俱樂部。截至21時35分,單日票房達4.27億,打破《戰狼2》創下的中國影史戰爭片單日票房紀錄,目前已刷新12項中國影史紀錄。

《長津湖》受追捧與其高品質密不可分。《長津湖》製作規模、投資規模、拍攝時間及演職人員數量創下中國影史紀錄,被認爲是國產戰爭片的“天花板”。市場預期該片票房在34億元-45億元之間,早前更有影評機構喊出衝擊50億元的票房預期。《長津湖》由博納影業主控出品,中國電影、阿里影業亦是重要出品方。

刷新12項影史紀錄

2020年國慶檔同期的票房爲14.22億元,當時《我和我的家鄉》與《姜子牙》 兩部影片競爭激烈,而今年國慶檔則變成“一枝獨秀”。

《長津湖》在9月30日上映首日票房達2.06億元,國慶檔開始後,票房更是直線躥升。10月1日-2日,票房分別爲4.1億元、4.35億元。第二名的《我和我的父輩》一直落後2億元左右的票房。

排片方面,儘管《長津湖》全片時長近3個小時,但仍是影院優先排映的影片,10月2日其排片率高達45.9%,《我和我的父輩》的排片率僅爲31.6%,10月3日排片情況相差無幾。

值得注意的是,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長津湖》已經打破12項中國影史紀錄,包括中國影史戰爭片、劇情片等單日票房紀錄。有評論指出,《長津湖》是國產戰爭片的“天花板”。

截至10月2日,《長津湖》在貓眼和淘票票兩家平臺累計想看人數逾170萬。《長津湖》相關話題更是頻頻登上微博熱搜。

《長津湖》被追捧與其高品質密不可分。《長津湖》由“主旋律專業戶”博納影業主控出品,吳京、易烊千璽領銜主演,其製作規模、投資規模、拍攝時間及演職人員數量創下中國影史紀錄。

對於《長津湖》的票房預期,市場存在不小的分歧。該片在燈塔專業版上的票房預測區間在34億元-45億元。其中有影評機構近期頻繁調整預期,先是將該片的票房預期由38億元上調至48億元,並認爲有機會衝擊50億元,9月28日又下調至40億元。

作爲“國慶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我和我的父輩》亦頗有人氣。該片集結了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四大導演,延續了前作聯合執導的模式以及小人物折射大時代的特色,藉助於前作的成功鋪墊,《我和我的父輩》目前在貓眼和淘票票兩家平臺累計想看人數逾48萬。

相比系列前兩部影片平均30億元的票房成績,《我和我的父輩》的票房預期並不樂觀,燈塔專業版上的預測票房區間爲14.5億元-20億元。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這個系列的口碑消耗太大,觀衆會產生審美疲勞。

這兩部國慶獻禮影片被市場廣泛看好,在其助力下,中金公司更是樂觀預測,國慶檔整體票房有望達49.32億元,相比近兩年國慶檔或實現兩位數正增長。

業內人士表示,主旋律類型影片更容易在這個檔期獲得關注。同時,國慶檔時間較長,其他類型高口碑影片如果可以和主旋律影片打出類型差異,也更有利於在市場較熱時被“帶飛”,收穫好的票房成績。

相關上市公司有望獲益

作爲國慶檔的重要參與者,相關上市公司有望藉此實現可觀收益。

中國電影和博納影業押注主旋律題材影片,《我和我的父輩》和《長津湖》同一天上映。《長津湖》由博納影業主控出品,中國電影、阿里影業亦是重要出品方。華東一家機構人士透露,中國電影在《長津湖》中是固定收益,對公司業績幫助有限。

《我和我的父輩》出品方情況頗爲特殊,由中國電影主控出品,但對其他投資方一直祕而不宣,直至9月29日才予以披露。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除了吳京等幾位導演旗下公司外,《我和我的父輩》出品陣容與中國電影近期出品的《峯爆》高度一致。北京某電影公司負責人透露,兩部影片是捆綁投資。

《五個撲水的少年》是國慶檔唯一的青春題材片,出品方爲光線傳媒

此外,在動畫類影片扎堆的國慶檔中,萬達電影主控出品了《皮皮魯與魯西西之罐頭小人》,華誼兄弟則是《拯救甜甜圈:時空大營救》的重要出品方和發行方。

編輯:張楠 鄭雅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