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珠海第十三屆中國航展今天(10月3日)閉幕。在這屆航展上,首次亮相的無人機——無偵-7,被很多人直呼爲“中國版全球鷹”。

無偵-7,是中國自行研製生產的高空無人偵察機。很多人見到它第一反應就是“大”。而個頭大,就說明了它能飛得高、飛得遠,它主要執行邊境偵察、領海巡邏等任務。

新一代“飛鴻”高速隱身多用途無人機亮相

除了無偵-7,“飛鴻”系列無人機也在本次航展上引起廣泛關注。尤其是飛鴻97這款高速隱身多用途無人機系統。

飛鴻系列無人機是我國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創新發展的典型代表,目前已經形成了“遠中近結合、高低速互補、固定翼旋翼兼具”體系。本次航展重點展示了中程高速察打無人機系統等6款新型裝備。    

航天科技集團九院 飛鴻系列無人機型號總指揮 陳建國:它採用了隱身化的設計,集成了合成孔徑雷達技術和智能蒙皮感知系統,能夠實現快速抵近和隱蔽突防。 

翼龍系列無人機齊登場 展示豐富應用場景

本屆航展開幕當天,翼龍2無人機曾進行航展首次飛行演示,而在室外展區,翼龍系列無人機也悉數登場,去了解下這個“翼龍”家族。 

翼龍-2無人機是一款高空長航時的大型無人機,它的翼展超過了20.5米,起飛重量更是超過了4噸。最大的特點是在機身下方有一個像大蘑菇一樣的裝置,是廣域搜索雷達。這個裝置特別適合在在海上進行偵查。除此之外,機翼兩側懸掛了各種各樣的載荷,也就使這架飛機擁有了反潛以及海面目標打擊的能力。 

航空工業翼龍系列無人機總設計師 李屹東:這個是我們聲吶浮標的投放器。投放以後,它可以爲大範圍地偵搜海下的聲音的信號,作爲探潛來使用的。這一款吊艙是我們的電子戰的吊艙,它爲翼龍-2在複雜的戰場環境生存能力提供了更大的作用。 

除了翼龍-2,在本屆航展上翼龍-1、翼龍-1D、翼龍-2H等等翼龍系列無人機家族可以說是全員登場。翼龍-1D無人機,擁有非常豐富可以掛載的武器和裝備,全面展示了翼龍系列無人機豐富的功能和作戰性能。 

航空工業翼龍系列無人機總設計師 李屹東:從這一屆的航展上的產品來看,我們的(翼龍)家族更加豐富,豐富在我們的應用場景上的拓展。這種中空長航時的無人機,它有自己的特點。它的特點就是(飛行)時間長、距離遠,而且環境適應能力更強。這種情況下特別適合在這一些極端情況來使用,比如災害現場,比如需要進行大範圍的勘測等等。

多款智能化無人裝備首次展出

除了無人機,在本屆中國航展上,還展出了一批技術先進的無人裝備,採用了很多我國首創的前沿技術。不僅續航長、速度快、功能多樣,同時還更加突出智能化。

在本屆中國航展的飛行表演中,雙尾蠍A型無人機首次進行了飛行展示。憑藉着獨特的造型和出色的空中機動性能,吸引了現場觀衆的目光。該無人機是一款大型無人機,機身上安裝了三臺發動機,翼展達到20米,能夠飛到一萬米高空,連續飛行時間最長可達36小時、航程能夠超過7000公里。通過搭載多種裝備,能夠應用於應急救援物、物資投送、地質勘探、氣象觀測以及通信等多個領域。 

航空專家 李中華:它的氣動設計是採用了一種獨特的“廿式”佈局,這麼一種氣動佈局,它能夠使得氣動效果達到優化,有效提高了無人機掛載能力,同時這樣分散式的動力佈局,可以解決高安全性的問題。 

在中國航展首次設立的船舶館中,展出了一艘融合了航天技術的高速無人艇——亞光5號。該艇長8.5米,寬2.4米,排水量4.2噸,最大航速超過每小時30海里。艇上配備了航天智能控制系統,相當於給這艘無人艇安裝了智慧大腦,使得每艘無人艇都成爲一個智能個體。單艇可以自動航路規劃,自主航行,自主避障,多艇則能夠自動編隊組網,協同執行任務。 

亞光5號高速無人艇總設計師 柏志輝:(艇上)通信和北斗導航進行了深入融合,使得我們通信導航鏈路的可靠性更高。另外我們還設置了安全模塊,使得我們的通(信)導(航)鏈路受到強幹擾的情況下,我們的艇還可以自主安全返回。

相關文章